哦。”
廖兴邦跟个小大人儿似的,还跟三叔廖永明勾了勾小拇指,然后抽抽了几下,还真就是不哭不闹了。
“你那店里要忙活的事儿多,带着兴邦不方便,还是别让他去了。”
廖永诚觉得带着儿子不方便,可廖永明却意外的很坚持。
不是说铺子应该为拆迁多做些准备么,廖永明突然想起,上辈子大哥这宝贝儿子廖兴邦,在绘画上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天才了。
别人学画画还得先学打个草稿,可廖兴邦从小画画随时都能信手拈来。
上辈子廖兴邦6岁的时候,就看了几眼别人家挂着的观音的图片,回家直接在沙土地上就复刻出几乎一模一样的来,简直神了。
后来廖兴邦长大了,也是从事画画这个行业,好像是给什么游戏公司里画画,工资好像也不低呢。
既然铺子要拆迁,临时加盖房屋那种占便宜的方式既然不能干、也不想干。
廖永明就想着,让大侄子给铺子的墙壁画上宣传画。
这个几乎就没什么成本,却能让铺子焕然一新,甚至提升个档次,回头谈赔偿的时候就算不多给钱,至少也能当个条件别让人给压价吧。
所以,廖永明坚持要带廖兴邦一起去镇上。
张建军也拉着板车,装着几只鸡、一筐子鸡蛋,早在廖家门口等着了。
廖永明找了个新筐子,廖永诚回屋拿了床薄被垫在筐子里,然后将廖兴邦放里面。
廖兴邦坐着板车,透过筐子的缝隙看着周围,一路咯咯咯的笑着。
“张哥,忙活着呢。
李哥,今个儿生意不错啊。
哦,这是我爸、我大哥,还有我大侄子。
回头有需要帮忙的说话哈。
”
几人刚到建设路,廖永明就开始跟各家各户打招呼,各家商户也都对廖永明很热情、很客气,甚至还有人包了个热腾腾的素包子,送给筐子里的廖兴邦吃。
见小儿子跟周围商户关系都处的不错,勉强也还算会说话办事,廖父心里又踏实不少。
又见一整条建设路,两旁几乎家家铺子都开门营业,卖吃食的、卖衣服的、卖农产品的,卖各种各样商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