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月过去,因为水力工厂足够多,兵甲铸造任务完美完成。
七千步兵甲,三千骑兵人马两副扎甲。
七千步兵刀枪,三千骑兵槊。
还有,一万把短弩和十万支弩箭。
要知道槊这东西自古以来只有武将才能使用,因为使用的都是百炼钢,槊又比正常的矛和戈都长出一块,用料更多。
寻常铁匠要用一整年时间才能锻造出一把合格的槊交付给武将。
但在袁耀这,流水化作业,水力动力锤锻造,再加上先进的苏刚法锻造钢铁,使得三四天时间就锻造出了三千把骑兵槊。
就是花费颇多,吃喝、工资、材料等等都是相当恐怖的开销,别看短短两个月,袁耀已经把手上一亿多钱都烧光了。
可这还只是最初期的钱,往后维护军备和持续制造军备的费用更可怕!
好在,高炉、工厂建造完成后,两万商会员工都正式转职为工人,有锻铁工人、纺织工人,还有木材工人。
而在军事任务结束后,仅保留三十座水力兵工厂持续锻造兵甲,为后续部队换装。
剩下的五十座水力兵工厂转为农具厂,开始打造铁质农具。
毕竟明年就要进行全面的杂交水稻种植了,农具将在那个时候派上巨大用场。
还有纺织厂,仅有20座的规模,却能一个月供应一万件防具,足可见其产量之大。
有如此便利,袁耀自然不可能放过。
除了战时,平日都一并转化为商业纺织厂,生产了布匹后向外贩卖。
加上盐、纸等商业产物,以及丹阳、吴郡、会稽几郡的税收,应该还是能稳住在不需要袁术的情况下不破产的。
只是地盘到底还是不够大啊,只要有更多税收,就能养更多兵马了。
袁耀顺理成章的将目光放在了北方的徐州,待他把天子给接回来以后,他就进军徐州!
……
除了兵甲上的收获,袁耀试验田里培育的杂交水稻也进入了灌浆·蜡熟期。
简单来说这时候的水稻虽然还没到最后收获的阶段,但已经能看出穗有多大,预估大概产量了。
不光是郭嘉和阎象随着袁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