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武将,身边不带老六军师的情况下,更多其实还是看的双方硬实力,除非真打不过,那才会上心眼子。
不过袁耀这边毕竟有阎象这个军师在,袁耀在提出了自己的核心思想后,完善计划的事就交给阎象了。
最后是定下了袁耀大军分成三路,在三个不同的位置渡江作战。
袁耀带四千人,程普韩当各带两千人,而阎象则是在大营里带六千人,随时准备接应或支援某一路。
这是比较稳妥的作战方式,毕竟打了这么些年,刘繇麾下那樊能、张英就算是再废物,也肯定摸清了历阳附近江水有什么位置适合渡江。
他们肯定不止会把守一个横江津,还会派人在其他所有合适渡江的位置看守,防备有人渡江偷袭。
敌军人数就一万,水军得去掉五千。
剩下五千要面对三路渡江部队,要么分兵,要么集中力量去打一路。
如果对方选择集中力量去打一路,阎象会立刻派出援兵!
同时另外两路渡江的部队也能立刻去帮。
无非是某一路被针对的话,可能会伤亡惨重。
但这点代价对于这场开门红的大胜而言,根本不算什么。
别说这帮习以为常的老将军了,就算是袁耀,也只不过是将其当做了一场战略游戏罢了。
计划定下,吴景孙贲赶回历阳水寨,准备明日的水战。
而袁耀则依旧如往常那般,喝药,练力量,以待明日作战。
他和众人都不清楚的是,就在他们计划作战的时候,江对面的樊能和张英也计划了一场作战。
时间来到几天前,探子给樊能和张英汇报了一个新情况。
“报!历阳江畔扎了新营,看其营盘规模,至少有万人。”
樊能和张英立刻就急了,当时就想到这是袁术看不过去了,要派人来打他们了。
这万人加之历阳水寨的水军五千,足够推平他们了。
他们什么水平他们自己心里有数,否则刘繇也不会特意给他们放超过袁术军两倍的人数在这。
靠着人数多,他们才守住了横江津,守住了这条进军丹阳,必渡的江。
这要是对面人数和他们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