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府什么时候有这么大的能量了?

    “是啊,我已经查过了,买米的都是平民,没有勋贵囤积。”

    只有在战争和饥荒的时候,囤积粮食才能起到作用,在这个时候,没有哪个勋贵会傻到去破坏这个规矩。

    钱没赚到,反而惹来了麻烦。

    勋贵们可不是傻子!

    “算了,这件事以后再说吧。过些日子,燕王府的稻谷也该收了,你让人盯着点,看看产量有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朕还真要好好考虑一下,江南道、山南道的发展了。”

    ……

    这段时间,石初八过得很快乐。

    眼看着田里的水稻就要收获了,虽然不知道最终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子,不过看这样子,应该不会太差。

    更让他惊讶的是,稻田里的草鱼和鲤鱼,竟然都长得不错,随时都可以捞起来卖掉。

    如果不是水稻还没到收割的时候,他们早就把鱼抓起来卖钱了。

    “老石,燕王府那边传来消息,说明天就可以收稻了,等稻草割完了,最多也就是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如果不赶紧把鱼卖掉的话,恐怕得掉肉了。”

    石初八此刻既高兴,又头疼。

    “这些鱼在放鱼苗的时候就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出产的鱼有一半都是王府的,现在最该发愁的,不应该是王管事吗?”

    石初八的心胸,明显要比他这个邻居开阔得多。

    一开始,李想提出要推广稻鱼共生模式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支持。

    所以李想愿意降低五成的租金,并且,所有的鱼苗,都是燕王府出的。

    当然,作为代价,出产的鱼至少有一半要归燕王府所有。

    这可比租金高多了。

    “燕王府家大业大,就算是卖不出去,那也亏不了多少。”

    “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我倒不是担心卖不出去。这亩地里放养的鱼苗大概能活下来一千尾,要把这些活鱼运到长安城里去卖,那就麻烦了。”

    他虽然很少去西市,但对于西市的鱼价还是知道一些的。

    一条活的草鱼,五文钱一斤是没问题的。

    逢年过节,甚至能卖到六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