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说的奢靡,在李想的口中,怎么就成了利国利民的事情了?
“父皇,钱只有流通了,才能产生更多的财富。放在勋贵们的库房里,也没有任何的用处。”
李想的这番话,恐怕没几个人能听懂。
其实,对李想来说,从登州运到定襄,也算是一种拉动内需的举动。
扩大内需的好处,后世任何一个国家,都心知肚明。
这样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支持。
不过,到了某些自诩仁义的御史嘴里,就成了骄奢淫逸了。
对他们来说,如果每个人都像圣徒那样生活,那就更好了。
然后他们偷偷摸摸的在家里养几个小妾,过得舒舒服服的。
“钱流通起来就能带来更多的财富?”
李世民觉得,李想的话,和燕王府这些年发生的事情,完全吻合。
长安城里的权贵们,都看得出来,李想是如何挥金如土,建了多少个工坊,而燕王府的收入,却是越来越高。
非但没有败家,反而成为了长安城的首富,甚至是整个大唐的首富。
“没错。”李想微微一笑,看向李世民,道:“大唐建国二十多年,上至勋贵,下至平民,积累的财富,都远超开国之初,想要让大唐繁荣昌盛,就必须要有更多的人消费起来。”
“消费”
听到李想的话,李世民也是一脸期待。
“消费就是买东西。就拿马车来说,买马车的人越多,作坊就越大,工人就越多,木材、铁器的需求也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