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韦仁作为韦家的嫡系子弟,就被安排在了马车行的各个方面。
韦仁身为家中老三,自然无法继承爵位,而韦家又急需一位信得过的年轻人来操持家族的生意,所以韦仁主动请缨。
先是在长安城里开了一家马车行,然后又在登州府弄了一艘捕鲸船。
一开始,他还派人去捕渔队的晒盐场,想要偷取精盐的秘方,但都没有成功。
即便如此,韦家也积累了不小的财富。
这几年韦家蒸蒸日上,韦仁居功至伟。
毕竟,做任何事情,都是要钱的。
“郎君莫急。今年开春的时候,马车行的生意比往年好了不少,这两个月来,我们的马车行利润比去年翻了三倍还多。”
韦小宝是韦家的老仆,韦仁对他很是信任。
基本上,在韦仁不管事的情况下,韦小宝掌管着城南的马车行,还有韦家的马车作坊。
即便是长安城里最大的木材商郭论、邓洋等人,都要看他的脸色行事。
“不行,现在对马车的需求量太大了,必须要多做几辆才行。”
韦仁可不想错过这么好的赚钱机会。
据说宋朝的商业,是所有朝代之中,最繁荣的。
事实上,唐代也并不坏。
一些商贾,本身就是世家勋贵之后,在长安城之中,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
有些商人,仗着自己的手段,在权贵中混得风生水起,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东、西两市的商人,都是嗅觉最灵敏的。
城南的马车行最近一段时间的火爆,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在西市开牙行的安州商人彭芝,就是这样一个人。
虽然很多商人都羡慕马车的价格越来越高,销量却越来越好,但是他们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而彭芝不同。
“老任,你今天在城南买了多少辆马车?”
“掌柜,今天已经有十一辆了。”
“这么多”
彭芝大喜过望。
“不错,韦家这段时间雇佣了不少木匠,收购了不少木材,所以马车的数量也增加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