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书纸铺子,自然不可能只是一家普通的铺子,自然有自己的渠道。

    事实上,三味书屋作为荥阳郑氏家族的核心产业,即便不靠自己,也可以通过郑氏一脉的弟子打探到许多消息。

    “阿三,前些日子听说燕王府在渭水之畔修建了一个大型的造纸作坊,不知道你可知道这个作坊的详细情况?”

    郑掌柜的眼光,可比阿三高明得多,一下子就抓到了症结所在。

    大唐的造纸业、印刷业、书纸业,他再清楚不过了。

    如果新华书店只是在长安城里卖纸,三味书屋还真不惧。

    他唯一担心的,就是燕王府每一次都能给人惊喜,大赚特赚,有了前车之鉴,郑掌柜不得不谨慎。

    “我派了几个人,每天都在盯着,造纸作坊买了不少木材和竹子,却没买多少树皮。”

    “哪像咱们郑家的纸,要用上好的桑皮、麻布丝,再经过四十九道工序,才能制成。”

    阿三言语之间,充满了不屑,对燕王府的造纸作坊不屑一顾。

    “我听说那间工坊里有十多台水车,是为了辅助研磨造纸原料的吗?”

    阿三这么一说,郑掌柜却是一点都不担心。

    那些水车是长安城里的一道风景,虽然不能直接在水车旁边看,但也能远远的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