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也有个一百贯,一个月三千贯,一年就是数万贯。

    想想看,大唐三百六十州,一个小小的煤球就能给大唐带来多大的利润。

    百姓们有了煤球取暖,也不会受冻。

    在煤矿里干活的人,还能拿到工钱,增加收入。

    马车和牛车都要付运费。

    州府可以从中获利。

    这一笔交易,让定襄的经济重新焕发了生机。

    当然,李想并不是只盯着定襄。

    这些煤球,都是要运到长安去的。

    定襄没有水路直达长安,但却有一条汾河,直通渭河,再通长安。

    到了唐代,长安人口过百万,关中根本没有足够的粮食供应。

    但有渭河,长安数百万人的粮道,就是这条水路。

    走水路,节约成本。

    而他所要做的,不过是将煤运到港口罢了。

    腊月二十五。

    随着年关的临近,整个定襄城都变得热闹了起来。

    留在城中的商人们,都不想再跑来跑去,准备在城里过个年。

    而且,随着年关的临近,商品的销路也越来越好。

    收入的增加,足以弥补他们不能和家人团聚的悲伤。

    至于普通百姓,有钱有势的人家,都已经开始准备年货了。

    普通人家,如果家里有人在煤矿里干活,都会在选煤司预支一个月的工钱。

    虽然不多,却足够全家过年了。

    而那些家里没力气的人,或者老弱病残,不能去煤矿工作的,也可以去选煤司做煤炭。

    工钱虽少,却也算有些赚头。

    这个年,已经超出了所有定襄百姓的预期。

    一年前,他们还在战乱中挣扎,随时都有可能被卷入其中,生死未卜。

    今年倒是可以进城过年了。

    有了煤球,家人就不用担心冻死和饿死了。

    平民们都是善良的,能吃饱喝足,不用挨饿受冻,已经是太平盛世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想也没有闲着。

    上午去选煤司,检查选煤司的经营状况。

    中午的时候,他会去城中的穷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