捋着自己的胡须,颇有几分孔明转世的味道。

    “来,为以后富贵荣华干杯!”

    “干杯!”

    第二天清晨。

    李想吃过早饭,便直接去了县衙。

    一大清早,就有十几个百姓聚集在县衙外,都是昨日前来讨公道的人。

    为首的,正是那名白发老妪。

    见李想来了,连忙迎了上去。

    “王爷,您说要为我们讨回公道,怎么还不升堂啊?”

    李想呵呵一笑,道:“老婆婆放心,这次庭审又不是请客吃饭,我们必须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状纸都写完了没有?只要你将状纸交出来,我就可以开庭了!”

    “是是是!”

    老妇人扬了扬手中的纸,有些焦急地说道:“昨日军爷已经将所有的状纸都写好了,王爷请过目。”

    李想还没来得及接,就被一名护卫接了过去。

    “好了,进去吧,今天我要升堂了!”

    李想双手背在身后,迈步走向大厅。

    新来的燕王要在县衙主持公道!

    这消息顿时在康县县城传开,这年头娱乐活动少之又少,邻里之间吵架,都会有一群人围观,更别说审案这种激动人心的事情了。

    吴愁已经来到了县衙的大殿之中。

    李想高坐于正座,左右各有十名兵丁,各执一棒,充当临时的差役。

    吴愁坐在他的左手边,暂代主簿一职。

    李想接过折子,大喝一声:“把贾张氏给我带来!”

    随着一阵棒槌之声,满头白发的贾张氏,带着一个哭得梨花带雨的年轻妇人,走进了大厅。

    “贾张氏,你这是要告谁啊?为何要告?”

    贾张氏作势要跪下,李想抬了抬手,阻止了她。

    不管这老婆婆是什么人,她恐怕都六十多岁了,李想可受不了这个礼。

    “多谢王爷仁慈,老妇贾张氏,今天要告我孙媳妇贾秦氏一状。”

    “是吗?”

    李想眉角一挑,说道:“大唐以孝治国,贾秦氏犯了什么错,竟让这位老人家跑到衙门里来告你?”

    贾秦氏听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