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砌完一面墙。
下一步还要往高处盖,时间肯定得往后拖。
王建国挨个清点后表示惊讶,没想到耗材这么多。
早知道该多买一倍,如今还得再去镇上扯两趟。
但旁边几个力气大的小伙都叫嚷没问题。
只要给钱,开着驴车随时可以跑。
叶文华拍了拍额头,干脆把他们都一起调动。
说趁着人多,不光要把他父亲家的房子给盖起来。
还得把学校那片空地也开工,免得工人干完一处就闲了。
结果这话一出,直接惹得一堆人欢呼,也有人暗暗咋舌。
觉得这年轻人太狠了,这么大的工程同时上马,就不怕资金周转不来吗。
可叶文华根本不带怕。
他手里握着新机子那头带来的利润。
每天的进账远超旁人想象,这些盖房成本虽然不少,却还真能撑住。
在他看来,只有先把基础搞大。
把人吸引过来,生产线扩大,这才有可能抓住眼下的市场。
不然一旦冬天来临,哪边要货多了,自己却产量不足,那就等于白白浪费机会。
整个大屯村被这个高涨的氛围冲击得翻天覆地。
房子一天一天加高,手套帽子也源源不断运出去。
简单的“叶子牌”逐渐在周边小城也传开。
很多人听到这名字就知道是大屯村搞出来的产品,质量可靠。
有人故意拿着“叶子牌”手套跑去问别家工厂。
想看看别人能不能模仿。
可那些旧工厂生产速度跟不上,想学都学不了,一时也难以复制。
这下大伙对叶文华越发佩服。
从不了解他的人,也渐渐听闻这年轻小子脑瓜子灵光。
好多主意都走在别人前面,靠着一点点布料都能搅活一片市场。
几天后,镇上又来了几批陌生客商。
不仅对袜子有兴趣,还问起其他产品。
比如罩衫和围巾之类,但叶文华并没有立即答应。
叶文华还在谨慎观察,不想把摊子铺太乱。
手套帽子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