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的粮食必然再上一个台阶,人口必定发展,这是互惠互利的。
同样的如曹操所想的那般,因为百姓和士兵的孩子,都在学校,他们必定誓死捍卫徐州。
自己在徐州的民心就彻底稳固,得到民众的支持,才能对世家动手。
而因为学宫的建立,缺乏老师,向天下召集老师,其实是为了招揽贤才,毕竟自己一个个找很麻烦,不如让他们上门。
在多重利好情况下,徐州必然趋于稳定。
在这个时代,百姓最需要的是什么?
就是安稳。
只要徐州安稳,那各地的流民百姓必然投靠,自己的势力再次扩大。
站在一旁郭嘉脸上则是有些异动,他知道这学宫一旦成立,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甚至直接能青史留名,他转过头看向徐庶,眼中竟然有一丝嫉妒,没想到徐庶能主管整个清北学院。
毕竟谋士所求,无非就是青史留名,而这清北学宫就是谋士留名的重要台阶。
说不心动是假的,只是郭嘉心中清楚,自己跟不了刘协,还要随军出战天下。
……
送走曹操。
刘协重新回到了城主府内。
只是刚坐下,祖弼就神色慌张的走进来。
他看了看,周围大殿,站在台下没人说话。
刘协瞬间明白,这是有重要的事情,手挥动一下,周围的婢女和太监都下去了。
他微微抬头,“怎么回事?”
祖弼立马行礼,“陛下,洛阳传来消息,国舅董承带着百官来投靠陛下!如今正在往徐州方向进发!”
听到这话,刘协眉头骤然一皱,自己当初离开洛阳,就带着祖弼。
那群百官自己早就丢下,之所以丢下他们,刘协心中清楚,这些人和董卓的心思一样。
用自己这个小皇帝,来命令天下诸侯。
既然你们想用我命令天下诸侯,那我还不如直接投靠曹操。
他就带着祖弼,连夜投靠曹操。
毕竟这群百官,除了当蛀虫,什么都做不了。
要兵没兵,要脑子没脑子,成天就知道坐在一起吃喝,说着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