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跃进叹口气,欲言又止。

    周严明白了赵跃进来见自己的目的。

    办好隋文韬的案子,如果可能,顺势把隋玉拉下马。这是赵跃进的“投名状”,是他的进身之阶。

    但隋玉自杀,按照惯例,对他的调查也就会终止。

    国人通常讲究死者为大。换个说法,人都死了,很多事情死无对证,也没必要浪费时间“鞭尸”。

    而且出于人道主义,对隋玉的遗愿,组织也会有所考虑。隋文韬只要不是十恶不赦,大概率会被从轻处理。

    隋玉用自己的命,不止“挽救”了隋文韬,还“挽救”的很多人。

    更重要的是,周严也好,陆海也好,所有的谋划至此前功尽弃。

    现实不是童话故事,不可能每件事都让你心想事成。周严对此最多有点遗憾。

    赵跃进可就是另外一回事。

    投名状投一半,状没了。

    这就好像关公温酒斩华雄,这边战鼓敲了,牛吹了,酒温好了。关公提刀上马,大喝一声

    然后有人来报:“启禀将军,华雄自杀了!”

    这就很尴尬。这酒是喝啊还是不喝啊?

    周严作为旁观者,自然清楚隋玉的自杀,其实对赵跃进影响并不大。

    陆海的目的是找到一个可以制衡马勇的人。隋玉,那只是顺势而为,并不重要。

    赵跃进当局者迷,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隋文韬的案子上,把扳倒隋玉作为“终极目标”。这才有点着急。

    周严没有直接点醒钻了牛角尖的赵跃进。

    周严希望陆海和王鹏飞能成为真正的自己人,事情也确实在向着这个方向发展。

    但自己人,也是要分远近亲疏的。

    周严希望赵跃进离王鹏飞更近些。

    “赵局。你的意思我明白。这样吧,你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就当什么都没发生。”

    “我帮你探探王省长的口风,看看省领导的意见。”

    “或者”周严故意沉吟了一下,果然,赵跃进有点急:“或者什么?”

    “或者你直接去找王省长问问啊!”周严笑道。

    赵跃进有点含糊:“这不方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