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后家庭的生计,她感到无比的迷茫和无助,内心如同陷入了一个巨大的迷宫,找不到出路。
朱珍在绝望中突然想起,上个月李月桂去佛山弟弟家照顾小孩子了。原本是陈通在佛山,可因他年事已高,便换成了李月桂。朱珍仿佛在黑暗中抓到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急切地给李月桂打去电话。电话接通的瞬间,朱珍积压已久的情绪如火山般爆发,她放声大哭,苦苦哀求母亲去照顾自己的儿子。
李月桂听到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声,心疼得要命,心中对杨均的“狠心”充满了愤怒,忍不住骂道:“杨三这混小子,怎么能这样对待孩子!”但一想到外孙杨威那可怜的模样,她毫不犹豫地应道:“闺女,别慌,你弟的孩子总归要有人带,你给你爸打电话,让他这几天来佛山,我随后就去广州照顾阿威。”
朱珍顾不上打电话,心急火燎地骑上车直奔娘家,当面跟陈通说了这件事。
这才刚回来不到一个月的陈通,每日与老友们打牌喝酒,逍遥自在,无人约束。可当听到女儿的哭诉和请求,他的心瞬间软了下来,想到疼爱的外孙无人照料,他毫不犹豫地说道:“闺女,莫要担心,我这就去佛山,让你妈去照顾阿威。”陈通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那是对晚辈深深的疼爱。
城市的灯光好似璀璨的星河永恒闪耀,即便在万籁俱寂的深夜,广州依旧被辉煌的灯火所笼罩,仿佛是一座永不落幕的梦幻不夜城。
然而,在这一片繁华喧嚣之中,杨威却感觉自己如同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孤独且渺小。这个年仅 16 岁的高中生,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举目皆是陌生的景象和陌生的人。
对于杨威而言,发说说成了他宣泄内心苦闷的唯一出口。毕竟这里朱珍看不到,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倾诉。一天之中,他能发十几条甚至几十条说说,那些或长或短的文字,承载着他无尽的孤独与空虚,仿佛是他在茫茫黑暗中伸出的求救之手。
除此之外,他变得异常热衷于与人交流。同病房的病友,那些或忧愁或坚强的灵魂;温柔耐心的医生护士,他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病房之间;还有负责清洁的大爷大妈,他们沧桑的面容背后藏着岁月的故事。这形形色色的人,都成了杨威的聊天对象。说来也真是奇妙,众人都格外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