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明白,人生的路途终究要自己去走,扫叶人的缺席是成长的阵痛,也是他学会独立和坚韧的契机。即使没有了那个理想中的陪伴者,他也要像那经历四季轮回的大树一样,在岁月的磨砺中愈发茁壮,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生命光彩。
农忙时节再度拉开帷幕,杨威刚忙完自家的农活,便马不停蹄地奔赴外公外婆家去帮忙。陈通在一旁问道:“考到哪所学校啦?”杨威一边忙着拔花生,一边回应道:“清梅。”陈通听闻,脸上瞬间闪过一阵失落。身为“知识分子”的他,自然深知清梅这所学校的情况,但也仅仅是失落了一小会儿,便说道:“也挺好的,好好学,在哪读书都一样。”杨威忙得不可开交,没有回应。陈通又拍打了一会儿花生,接着说道:“阿威呀,到了学校可别打架,别早恋。供你读书不容易,一定要珍惜,好好学习。”杨威只是随口嗯嗯了几句,全当是回应了。
小时候,我们不懂得读书的好,只觉得那是被束缚在教室里的漫长煎熬,是堆积如山的作业和没完没了的考试。那时的我们,满心向往着窗外的自由天地,迫不及待地想要挣脱书本的束缚,去尽情探索那看似精彩绝伦的世界。我们在操场上纵情奔跑嬉戏,却对书本里蕴含的知识和智慧视若无睹。直至长大后,在生活的风风雨雨中摸爬滚打,才猛然惊觉,当初竟然错过了如此珍贵的宝藏。那些曾经令我们心生厌倦的书本,其实蕴藏着能够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的强大力量。就好比如今,上课时觉得诗词歌赋令人困倦,而在抖音上看到时又觉得其优雅非凡。
天气预报说下个星期有台风来袭,如果花生地被大雨淋透,正在结果的花生会坏得很快,土地也会软烂,届时收成就更难了。杨威于是找来林平丰帮忙,其他人他也没问,像林金辉那样的懒鬼肯定是不会来的。也就林平丰为人老实又肯干,只要叫他,准会过来。林平丰家里主要是养猪,每天五点多就得清洗猪圈,其余时间倒是比较清闲。他自己从来没干过农活,毕竟家里光养猪就已经够忙活的了。
看到杨威发来的信息,林平丰回复道:“叫哥。”杨威哈哈一笑,说道:“要是你求我,我得让你喊爹。”林平丰倒没这么“过分”。于是第二天开始,杨威骑摩托车时就会顺路载上林平丰一起前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