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口吻念叨着杨威:“哎呀,这杨威啊,就是个爱偷懒的孩子,怎么就专挑这最忙的时候出生呢。”尽管奶奶只是带着些调侃的意味,但每一次听到这样的话,杨威心里就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刺痛了一下,总是感觉不太好受。也正因如此,杨威特别急切地想要向大家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什么活儿都能干。
从小学开始,杨威就展现出了不同寻常的能干。他能熟练地下厨做饭,那小小的身影站在炉灶前,认真地摆弄着锅铲;他能毫无畏惧地踏入脏兮兮的猪圈,仔细地进行清洗;他能耐心地喂养那些叽叽喳喳的家禽,看着它们欢快地吃食;他能不辞辛劳地提着水桶去园子里给土地浇水,让每一寸土地都得到滋润;他还能费力地拖着水管,将水一罐一罐地灌到农作地里,哪怕汗水湿透了衣衫。也是从那时候起,家里的生活条件逐渐有了改善,原本的瓦房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栋三层的小平房,日子仿佛一天天变得更好了。
外公外婆家依旧耕种着数量可观的田地,那一大片土地,如果放在过去,那绝对是可以被称为地主的规模。然而,随着外公的年纪越来越大,外婆逐渐成为了田间劳作的主要力量。大姨住在县城里,她的子女们来外公外婆家并不方便,而且那些在城里长大的孩子都比较娇贵,根本不愿意干这些又脏又累的农活。有时候把他们叫过来,他们也只是应付了事,没干多少活,反而还得让外公外婆小心翼翼地伺候着他们。舅舅一家远在佛山打工,那就更不可能回来帮忙了。所以,只有杨威在暑假和寒假的时候,会主动过来帮忙。
朱珍说自己上有姐姐下有弟弟,姐姐作为家里的第一个孩子,那可是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宝贝。而弟弟是男孩子,在那个年代,几乎没有不重男轻女的家庭,弟弟自然也是备受宠爱。而身为老二的朱珍,从小就要承担更多的活儿,吃更多的苦,得到的爱却少得可怜。这件事朱珍只在杨威面前说过两次,这是第一次。所以,以前都是朱珍去爸爸妈妈家帮忙,那个时候,朱珍不仅要忙自家的事儿,还要在忙碌之余去自己爸妈家帮忙,这就让家婆却经常嫌她笨手笨脚的。
当杨威渐渐长大一些后,帮忙的任务就交到了他的手上。杨威心里清楚地知道,太阳是多么的炽热,每一次在田间劳作都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火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