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宁五十一年,武帝突崩于南山行宫,未留遗诏,众官拥立太子继位,尊号崇帝,改年号为建明。
建明二年,卫衡随崇帝北上微服私访,路遇一商女抛绣球招亲。
红绸台子已经搭好,有心接绣球的,自可上去站着,等新娘出来抛绣球。
眼看对面那台子上不一会儿就站满了人,崇帝坐在茶馆二楼靠窗的位置,摇着扇子对对面的俊秀公子道:“还不快去?一会儿,你连站的位置都没有了。”
卫衡端着茶杯饮了一口,“急什么,那台子虽然搭着,但从古至今,也没有哪一条规矩说,抛绣球,只能往那台子上抛。”
崇帝看着自己旁边大大的窗户,“难怪,我就说,你这个鬼贼的,就不怕那绣球落到别人手里?”
卫衡轻笑,“陛下如此偏爱,肯给我赐婚,我自然不会让陛下白走这一趟。”
崇帝:“我倒要看看,那苏姑娘,是何等绝代风华,让你念念不忘这些年。”
卫衡:“算不上绝代风华,不过是在我眼中,她恰好长了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什么都正正好。”
“什么蠢话!”崇帝笑斥,“人人都是两只眼睛一个鼻子,谁又多一个少一个?”
卫衡但笑不语,他望着对面的绣楼,二楼一扇门打开,款款走出一个新嫁娘装扮的女子,盖着盖头,由一个年纪略大的婆子牵着走出来。
下方台子上的男子们皆紧张起来,各个摩拳擦掌,誓要接住这苏娘子的绣球。
谁人不知?这苏娘子长得温婉可人也就罢了,还是个做生意的好手,手里握着万贯家财,娶了她,可不如同娶了个金蟾蜍?
台子下头也围满了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来看这场热闹。
苏娘子被扶到栏杆边,丫鬟拿过来一个缀满彩色流苏的红色绣球,放到苏娘子手中。
人群愈发吵闹,苏娘子旁边的婆子清清嗓子,朝楼下众人喊:“各位父老乡亲,请稍安勿躁,今日,是苏娘子抛绣球招亲。这绣球招亲,古来有之,接了这绣球,不管你是皇亲国戚,贩夫走卒,是富贵,还是贫贱,这桩婚事,就是过了王母月老的面,不可作悔。”
“今日在场的,都可参与,台上台下,接了绣球,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