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出奇。

    曹小牛的竹编工艺厂请了十几名工人,把一栋民房弄得很拥挤。曹大力不得不把饭厅设到二厅。

    曹小牛看上去二十岁出头,皮肤黝黑,浑身结实得像牛犊似的。

    听说吴欢是新来的乡党委书记,曹小牛放下手里的活,主动递过来一支红塔山香烟,和吴欢寒暄起来。

    “要想发财,就不要打工。我要向江浙人学习,哪怕口袋里只有一块钱,我也要想办法当老板。”

    曹小牛的信心很足,眼神里充满了憧憬:“我们山里人不笨,也不懒。穷的根源在于思想观念落后,信息闭塞。只要是在我厂里做事的工人,每个月都能领到八百到一千块钱的工资,家家户户还种了田地。生活水平比普通人高。”

    “你别看那些外出打工的人,在沿海发达地区,车间里的生产工人月薪也只有两三千,除了租房、水电、通讯费和车费等,真正带回家的钱并不多,哪有在自家门口打工实惠?”

    吴欢不免对曹小牛刮目相看。这年轻人高考失利,回家当老板,家里的住房就是他的厂房。

    从曹小牛的身上,吴欢看到了山区人民的希望。

    “小牛,你的厂办在家里,一是不安全,二是做不大。你就没有想到把这个厂扩大一点?”

    吴欢问道。

    “想,我做梦都想。可惜没有地盘啊。农田不能办厂,村里又没有多余的土地,我正在为这件事发愁呢。”

    曹小牛指了指满地的竹木。这栋高大、气派的楼房,由于他在搞竹编工艺,搞得乱嘈嘈的,家不像家,厂不像厂。

    “我准备搞一个返乡创业工业园,希望你能成为工业园的第一家企业。”

    吴欢高兴地说道。

    曹小牛一听就兴奋了,问道:“吴书记,工业园在什么位置?我想要十亩地。”

    吴欢卖了个关子,笑眯眯地说道:“这件事暂时保密。你也不要声张。我们还在筹划当中。到时候我肯定会给你开绿灯。”

    曹小牛的眼神突然变得黯淡起来,说道:“其实把厂办出去,也有坏处。”

    “哦?说来听听?”

    吴欢感到意外。

    曹小牛正色道:“我们县的经济环境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