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生是他的基本盘,这股力量要利用起来。
一旦太上皇夺权,可以动员太学生叩阕,利用人心来逼迫太上皇。
李纲离开了,赵桓还在忙碌,先召见了王宗濋和李孝忠,安排了殿前司禁军出兵的事情。
王宗濋和李孝忠都要留下。
王宗濋不仅负责殿前司,还要在粮价猛涨时,负责出粮平抑价格,这是之前,赵桓安排王宗濋找寻粮食商人的用意。
如果有机会,再趁机赚其他的商人一笔。
李孝忠留在后方,要作为赵桓的内应。
禁军安排了,赵桓又召见皇城司的朱伯材,让朱伯材务必保护皇后和太子。方方面面都要布置,好在之前就一直在准备,所以没什么为难的。
赵桓的御驾亲征,其实不是真正的大军出征,只是带一支兵力去前线。
主力部队都在前线,在宗泽和李邈的手中。
赵桓最后安排了杨再兴去禁军,提调一万精兵和两万辅兵。之前金国送来的五千匹战马装备入列,一万精兵有五千步兵和五千骑兵。
三万人出征,留下一万老弱辅兵给李孝忠安排。
一切安排完,已经是深夜。
赵桓这时候才闲下来,思考着去太学训话的事儿。
这是建立形象的好机会。
借此机会,让所有太学生知道皇帝不畏死,皇帝和大宋共存亡。进一步,让热血单纯的太学生们,成为他最忠实的拥趸。
在赵桓琢磨时,忽然眼前一亮,吩咐道:“周瑾!”
“老奴在!”
周瑾上前恭恭敬敬的行礼。
赵桓吩咐道:“你去安排人,给朕准备一口棺材。明天上午,让士兵抬着棺材,随朕一起去太学。”
“啊!”
周瑾惊讶出声。
他脑袋摇晃得像拨浪鼓似的,连忙道:“陛下,抬棺出征不吉利。去前线打仗,哪有抬着棺材的?”
赵桓不容置疑道:“安排就是。”
周瑾嘴巴张了张,到了嘴边的话又咽回去,唯独一双眼睛却红了,小声哽咽。
赵桓笑着骂道:“你个老东西,哭什么?”
周瑾哽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