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王安石没有识人之明,连志同道合的人都没有,所有的改革注定是打水漂。

    任何一项改革,都会触动无数的利益,会遭到利益集团的反扑。

    没有力量,无法挡住反扑。

    改革不是耍嘴皮子,是要流血的。所以要改革,不仅要慢要稳,还要有足够的实力,能够乾纲独断。

    王安石的改革急功近利,就算是出于好心也不行。

    比如王安石推出的青苗借贷。

    这一举措的初衷,是官府低息贷款,缓解百姓的困难,同时打击地方上的高利贷。到了地方上,却成了官员刷政绩的手段。

    百姓不需要接待,却遭到官府的强迫贷款,还款时还遭到各种讹诈。

    最后,无数的百姓家破人亡。

    没有监督的手段,没有志同道合的官员去执行,朝廷的政策会歪曲走样,乃至于极端化。

    恰是如此,改革不易。

    赵桓看着争论的朝臣,不愿意好好的朝堂,陷入无休止的争论。

    这必须禁止的。

    尤其派系的争斗,本质是利益的争斗,是争夺话语权罢了。

    赵桓任由争论了一会儿,看到老先生杨时都撸起袖子,已经是准备以德斧人,才开口道:“肃静!”

    刹那间,殿内安静。

    所有人的目光汇聚在赵桓身上。

    元祐党人觉得,皇帝肯定会支持他们,因为皇帝是亲近元祐党人一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