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将磕着瓜子的肃妃柳元,咬着金丝供枣的淑妃穆宝隽,小口吃着凉糕的秦昭仪秦檽等人一并画入画中。
李婕妤甚至还在旁边画了摆开桌子画画的自己和张婕妤。
因为正在玩乐,两人只是抓住了要画下的各人特点,回去慢慢细化,承诺一定会将这画卷给今日在场的每人都送一份,只是这画作不好给外人看,姐妹两人画起来还是要费一些功夫的。
天色渐晚,穆宝隽也没有虚留各位,只是将今日个人的诗句叫小宫女们誊抄了数份,给每人带了回去慢慢赏玩。
穆宝隽站在门口望着各人离去的背影,脸上露出了一个淡淡的微笑。
就算是入宫了又如何,都是一群不大的小女孩,什么勾心斗角,她偏要让后宫里的所有人都能感觉到高兴。
也算是她为陛下,为邓姐姐分忧了。
毕竟,谁会不喜欢和平安乐的日子呢?
后宫里岁月静好,前朝也喜气洋洋。
柳太傅近来十分卖力,因为肃妃柳元的得宠,柳家不少子侄都补到了极好的缺位,这日下朝后,春风得意的柳太傅应召去了政事堂。
只是却没想到,不是为了此次秋闱,而是因为太皇太后想要找他给公主做个媒人。
大昭未出阁的公主只有一位,是少帝景弘的姐姐,端淑长公主,如今也已经十九岁了,太皇太后看上了左相谢致远的幼子谢丹臣。
清河谢家世代簪缨,算是大昭最顶级的世家之一,而且谢家与邓家这种因为出了个太皇太后而发达的世家还不一样,谢家是开国时就封侯拜相的勋贵。
而谢家也一直出各种人才,最巅峰的时期,甚至有“谢半朝”的称呼。
即使到了现在,谢致远也稳稳坐着大昭的左相之位。满朝的官员,大约有三分之一不是出身谢家,就是谢家的门生。
而谢丹臣,更是素有神童之名。
三岁便开始过目成诵,旁人要苦苦钻研,寒窗十年的四书五经,谢丹臣七岁的时候便学过了一遍,九岁随父亲入宫领宴,出口成章,一篇骈文惊艳四座,连太皇太后都夸赞不已。
其实太皇太后想要与谢家结亲的意愿很久之前便表露过了,当时谢丹臣十六,不知道是真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