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陈新就起了一个大早,在姑姑赵玉盘的主持下,准备迎亲事宜。
虽说时代世界不同,习俗也稍有一点不一样。
但已经跟林黛玉结过一次婚的陈新,对这套流程还是非常的熟悉。
王爷的婚礼更显奢华,皇上赵佶没亲自来。
但赵佶让太子,也就是以后的钦宗赵桓,提前带着赏赐过来了。
除了绫罗绸缎,田庄园林,金银器皿等足够赵译下半辈子逍遥一生的东西。
又带来了一批侍女和太监。
不算之前赐给盛家的宫女嬷嬷太监,这次又赏了三十六个宫娥,和六个小太监。
赵桓把手中的礼单交给跪地谢恩的陈新,笑着说道:
“译儿,父皇的赏赐都在这里了,叔叔我大婚的时候,都没你这排场。”
赵译对着太子赵桓施礼,“译儿谢过太子叔父。
皇爷爷太过抬爱赵译,生怕我以后练武耗费。”
太子赵桓知道父皇,很看中自己的这个侄子赵译。
他最近常说父皇说赵译是练武奇才。
有些后悔之前没让赵译练武,让城皇司少了一个一流高手。
赵桓跟陈新聊了几句,这才笑着对一旁的赵玉盘,说道:
“大妹最近高兴了吧,终于有亲近的子侄,愿意跟你一起练武了!”
“皇兄,译儿开窍,选择冒险练武,妹妹自然是高兴的。
可惜我们宗亲子侄里,愿意吃这份清修苦的人太少了。”
赵桓点头,“是啊,修炼之路需要恪守本心,身享帝王家的富贵。
又有谁愿意,冒着走火入魔,身死道消的险去拼命修炼。”
旁边刚刚跟着走过来的赵楷,听到太子说这话,笑着说道:
“还是玉盘妹妹你厉害,从小就能吃的了,练武的这份清苦,比为兄我几个强多了。”
赵桓有些忌惮的看了,自己这个三弟郓王赵楷一眼。
他从小聪明伶俐,才华横溢,还在科举考试中,凭借自身才学夺得殿试第一名。
自幼就展现出极高的文学艺术天赋,深受父皇喜爱。
陈新看着这跟赵佶,有八九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