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将踊跃报名参与铁政改革的名单,上报给皇上。
赵祉看着自己登基恩科选出来的进士们很是欣慰,除了已经选官的都参加。
尤其是已经选官的刘墉和纪昀,竟然也主动要求参与铁政改革,这让赵祉将两人记在了心里。
赵祉大手一挥,将这些人全都派去钢铁厂学习观政。
工部,户部,还有吏部推荐过来的人,也一并全都派了过去。
之前的内廷造办处改革非常成功。
有琉璃这个紧俏的货物替内廷敛财,现在皇上说话的腰杆子都硬了。
内廷造办处跟工部,户部,兵部合作推行的水泥计划,也替几个部门缓解了财政压力。
这些钱可不是从普通穷苦人口抠出来的,而是从各地豪商地主手里,弄出来的钱财。
接下来陈新彻底忙了起来,忙的每次回家都是沐浴睡觉更衣的连轴转。
怡亲王赵祥只是坐镇,他才是钢铁厂高炉改造的主事人,还要兼职老师,给那些官员和进士培训。
一个月的时间,京都钢铁厂又多了两座高炉。
修建这两座高炉的过程,这些来学习的官员和观政的进士全程参与。
等两个新高炉投入生产,钢铁厂的日产值瞬间突破万斤,已经达到了以往的10倍。
看到这赤裸裸的数字,钢铁厂的所有人都倍受鼓舞。
陈新把宣传的工作交给了能说会道的纪晓岚,让他带着擅长鼓励人心的人,大肆给工匠们描绘钢铁厂的蓝图。
趁着皇上高兴,陈新趁机改善钢铁厂工匠待遇。
由于钢铁厂的产量大增,工匠明显开始不够用,除了从其他地方抽调。
陈新开始大量扩招,社会闲散人员,无产者,无地的农民。
这些新招进来的人,经过简单培训能胜任简单的工作。
为了跟资深工匠区分,这些只会简单工作技能的人,成了炼钢厂的普通工人。
陈新还让户部的人,按照不同工种,还有业务能力,给每个人定了不同的薪资待遇。
一开始那些失地的农民,和无产者还都不愿意来。
陈新以权谋私,把洪帮的成员或者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