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颊滑落,她已分不清脸上流淌的究竟是雨水还是泪水。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此刻的她,是自由的。
终于可以毫无顾忌地大声笑。
亦能放肆地哭。
她不再是被困在陆怀瑾身边的雀儿。
她是苏杳。
是那个重获自由的苏杳。
“小姑娘,家都没了,你咋还在笑咧?”
苏杳转过头,看到一位年迈的婆婆正满脸疑惑地看着她。
流民们没有目的地,只是盲目往前走。
入了夜,众人又开始四处寻找落脚之地。
有的去了破庙,有的则无奈地选择桥底。
苏杳扶着老婆婆,在破庙里寻了个偏僻的角落坐下歇息。
“婆婆,大家是要去哪里?”
老婆婆轻轻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往暖和的地方去。”
苏杳若有所思,又问:“可是去南方?”
老婆婆微微点头,“或许吧。走一路,看一路,能找到个安稳的地方就好。”
苏杳在心中暗自思忖,她要去岭南。
岭南,就在那温暖的南方啊。
这群流民大多来自同一个村子,或是附近村子的人,他们结伴而行,在这艰难的逃亡路上相互扶持。
一路上,若是有人有多余的食物,也会慷慨地相互接济。
但他们对外乡人极为警惕,不会轻易让外人混入其中。
这时,一个身形魁梧的大汉走了过来,看到苏杳和老婆婆没有食物,便主动递过来一张饼子。
但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戒备,上下打量着苏杳,问道:“你是谁?没见过你。”
苏杳心中一紧,下意识地紧紧抓住老婆婆的手。
老婆婆反应迅速,立刻说道:“她是我孙女。我们是沙河村的。”
大汉听了,继续追问:“可有人认得她们?”
人群中有人出声:“这婆婆我见过的。”
大汉又指着苏杳,不依不饶地问:“那她呢?”
老婆婆见状,连忙侧身挡住众人的视线,佯装生气地说道:“你是不是欺负我们家里没了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