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儿草割得差不多后,葛月娥背上背篓回家。
走了没多远就碰见了江晴,肩上挎着个帆布包,一副要出村的样子。
葛月娥很沉得住气的同江晴打招呼,扬着笑声,“急匆匆的,干什么去呢?”
“不干什么。”
江晴和往常一样,冷淡敷衍着就走了过去。
不光是葛月娥,整个李子沟的人,江晴都懒得打交道。
等张家明提了干,她就去随军了。
就算将来张家明退伍转业,她们也不会回到这李子沟来当农民。
她不屑,也没必要跟一帮农村妇女为伍。
盯着江晴走远的背影,葛月娥哈了哈嗓子,往地上狠狠啐了口唾沫。
呸!
你一个抢继妹娃娃亲的小娼妇,你拽什么?
……
“嫁过来这么久,没下过一回地,成天往隔壁村的知青点跑。”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玉兰说,她儿媳妇有小道消息,说今年要恢复高考,她儿媳要考大学呢。”
“听她吹呢,真要恢复高考,人知青能不知道?就她有消息,我看呐,她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自个男人不在身边,心里骚得慌……”
金玉兰出门上工,看几个老姐妹聚在一堆闲聊,好奇的凑上前。
“说什么呢,这么热闹!”
看到她来,一堆人纷纷找借口散了。
金玉兰要看不出大伙是有意避着她,这几十年的饭就白吃了。
她拉住落后于人的葛月娥,“月娥,咱俩这么多年的交情,有啥事是不能跟我说的?”
葛月娥皮笑肉不笑,“我要真说了,你又不高兴了。”
“说呗,你不说我才不高兴!”
“行,那我可说了。我们刚刚在说你儿媳妇呢,说她天天往隔壁知青点跑。知青点可有不少未婚男青年,长得俊,又有文化。家明长期不在家,她年纪轻轻的难免寂寞,你可得把人盯紧点,别让人趁火打了劫,她跟家明两个,还没圆房吧?”
金玉兰气坏了。
不光是气村里人乱嚼舌根,更气江晴的不安份,跟男知青瓜田李下惹出闲言碎语,害她家老大被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