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这是我画的图,你看看怎么样?”
顾母坐下,接过来看了看。
纸上是林昭画的小院。
画的很好,她这外行人都能看明白。
好几间气派的屋子,窗户是两扇的推拉窗,开的大,可以想见白天屋里的光线不错。
灶房仍计划建在在原处,里面灶台和大案板都用砖砌,上面抹平整,靠墙处放上大橱柜,看着明亮干净。
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茅房,分成两块区域。左侧区域能洗澡,右侧区域是改良旱厕,这坑和村里的都不一样。
坑很深,底部做防渗处理,还要装通风管,减少异味和苍蝇滋生。
“这是茅房?”顾母举着画着茅房的纸,脸上布满疑惑。
“对,这样做干净。”林昭道。
她把改良旱厕的好处告诉婆婆。
顾母信服地说:“还得有文化,连这你都知道。等你做好我看看,要是好用给家里也改一个。”
“顾承淮订的砖应该有多的,到时候拉来。”林昭道。
知道她说话从来没虚话,老宅的三个女人都很高兴。
“谢谢啊三弟妹。”赵六娘脸上洋溢着笑,顺嘴夸林昭,“大崽娘,你头上的新头绳真好看。”
受人吹捧夸赞总归是让人高兴的事,林昭心情大好,从兜里实则储物指环里拿出两根红头绳,当面给顾澜一根,另一根给赵六娘,“二嫂,这是……”
没等她说完,赵六娘接头绳的同时,笑着接过话:“给鱼鱼的,我都知道。我代鱼鱼谢谢你,我们鱼鱼也有红头绳了。”
供销社一根红头绳得两分钱,她原本打算过年给孩子买一根的。
她三婶送的更好看,看着更贵。
“不用谢,接下来还得麻烦大嫂二嫂呢。”林昭客气地说。
顾母小心收好老三媳妇儿画的图,“老三媳妇儿,等你爹回来我给他,让他去找盖房的手艺人,保管给你盖的敞亮又好看。”
也不知道老头子去哪儿晃悠了,一遇到正事就寻不见人。
正在带孩子的顾父:“……”戏文里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爹娘都是能干细心的人,交给你们我很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