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新的社会形态艰难,就会忍受煎熬时深深反思,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会敦实前进的基础,虽然不可避免要经历艰辛,遭遇灾难。
华夏帝国的兴衰历史被浓缩成一本本书籍,读书人,尤其是帝国大学士们,饱读诗书学富五车,为什么突破不了封建桎梏呢?他们在一本本书籍中读到失败,治理的实践还是保持朝代延续最好也就二百多年,因为他们没有创新,抱残守缺还是失败。他们没有成功的范例。
人性趋利避害,创新意味着未知,意味着大概率身死族灭,所以,退而求其次,苟活成为主流。
华夏的封建伦理强大,那么改变就越加艰难。我们身处千年之未有的大变局,我们在实践一种突破,不仅突破封建桎梏,还要突破资本的剥削。跨阶段前行难比登天啊!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人生就是经历,既然来红尘历练,那么就潇洒走一回。庆幸的是,中华先贤给出了符合天道的进阶理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我们在先秦时期就有了跨越封建社会甚至跨越资本社会的理论。人道治理的重点在百姓的权利。
我们什么时候真真正正为庶民服务,那么,中华民族将引领世界前行。”
李银河不断嗟叹;“银河手执一卷,常常感叹,我们的先贤是神仙祖先啊。
好,商行来到奴儿干都司,我们在海参崴立住脚跟,马上向远方拓展,我们要明白治理的重点,也要清楚旧社会的桎梏。
华夏帝国的弱点在哪?人道治理方面没有取得突破。我们人为的把帝国百姓分为三六九等,从伦理方面巩固封建特权,从法理方面维护统治者的特权。
从一出生,我们就不平等,帝国一小撮统治者占据着庞大的资源,绝大部分百姓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没有公平参与社会管理的权利,甚至一辈子在几十里地打转,根本不知道自己有生存权。
商行宣扬人权,首先是百姓接受教育,公平参与管理帝国的权利。我们的统治者明白帝国的问题,也知道治理的方向,一个帝国能够生存并发展,关键就是抵御外辱,抑制豪强。
抑制豪强不仅仅抑制豪强兼并土地,还要限制一小部分人侵占绝大多数人的生存资源和发展机会。
华夏帝国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