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在对马岛遭遇了荷兰船只,我们参考参谋团的建议决定坚决打击荷兰的挑衅,展示商行维持商道的实力。
西方的哲学有一些问题,当然宗教最终止于至善,但是欧洲的哲学解释出现了争议,这体现在宗教的解释角度。
中华文明的道产生于天地之前是唯一的,所以我们接受了万物混同天人合一的哲思。西方还在纠结意识与物的分割问题。这就会产生二元对立的困惑。
西方出现存在即合理,打破经院宗教的桎梏,大大推动科技体系的发展。但是,物与意识的对立,也就是心物二元对立,会为西方发展带来隐患。
道否定权威,道家认为人人都是神,完全可以修炼得道,人们要明白我们只是道的一部分而已。
西方神与自然是独立的,这就麻烦了,欧洲人脑海中有生存的竞争危机感。这种生存危机体现就是战争抢夺和无序竞争。
道是唯一的,先天地而生是象帝之先,无情无亲无仁,否定一切权威。所以中华先贤的人道哲思解释;万物并育而不害,道并行而不悖。
按照西方哲思解释,崛起的荷兰必定抢掠西方先行者,比如最早的海洋霸主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抢夺其贸易份额摧毁其殖民据点。
西方海洋新秀不是采取合作共赢而是战争摧毁的方式发展,荷兰崛起后必将导致反噬。
文化司的意见是展示创建和维持商道的实力,符合西方的商贸发展思想;真理在大炮之内。
但是,大明帝国没有海洋文明,商行的海上实力是弱小的。商行的斗争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贸易,促进和平。
商行的发展初衷是世界一体,为生民谋福利。所以战争是为了团结大多数盟友,武力只是有限的展示实力的一部分。必须控制战争的规模战争的烈度。
荷兰正处于发展上升期,它的海运实力非常雄厚,商行要明白;战争服务于政治,服务于贸易利益。好战者必危!
荷兰的崛起必然遭到老牌海洋霸主的抵抗必然遭到海洋新秀的撕咬,荷兰实力雄厚但是四面树敌,商行虽然弱小但是能够集中力量在一条商道之上。
商行在辽东甚至在亚洲,可以形成局部优势。
文化司只提供信息和参考,战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