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付侍郎心情好转。
“也罢!个人有个人的缘法,能定下一个是一个,到时候真到了那一天,也能少一个人受苦。再说芙儿只比迎麒小两岁,翻了年也要十五了,也是时候该定下了。咱家不是那种看中门第的人家,才爵地位什么的都不重要,人品才是第一位。好好派人打探一番那位公子的品性,可千万不能叫咱家姑娘嫁过去受委屈”
付侍郎又絮絮叨叨了一大通,直到交代完了相看的事情后才放心睡下。
自前日平江侯府透出相看的意思,于是大夫人便授意大公子付如松在“黎堂”里兴办了一场诗会。借着诗会的由头将平江侯府三公子邀请到家里过来相看。
若只单单邀请三公子一人,目的性太强烈,很容易被有心人猜到背后的目的。于是大公子又邀请了一些近日交好的公子们,这些公子们又呼朋引伴的拉扯了一堆文人赴约,倒真像是正儿八经的的诗会。
平江侯府的三公子也拉扯了两位亲戚家的朋友作伴,一位是平江侯表弟家的幼子,也是荣安公主亲出的公子赵燕居;另一位则是平江侯的外侄儿夏逊。
这两位可是京城里的公子里头出了名的两位。这夏公子是出了名的少年成才名声在外的才子,另一位的赵公子却刚好与之相反,是个只会享受啥也不会的草包。
大公子将这群公子们热情的迎接到黎堂里头比拼诗文。
在场的公子们都颇有才气,除了极个别如赵燕居一般过来应景的少爷外,其他人都摩拳擦掌的准备一鸣惊人。
荒园里,卸掉钗环的付家小姐们正围在一起谈论着前头的事情。
“大姐姐,今日大哥在前头请了一些公子来参加诗会。诗会这种东西只有你参加过,你说他们会聊什么呢?”向来好奇心重的七姑娘付迎禧率先发问。
大姑娘付迎麒回答道:“诗会上聊的东西,大致上和提前命好的题目有关。有借古讽今的,有直抒胸臆的,也有表达个人志向的。像我们闺阁里的诗会,一般都是赞扬花草,称颂先贤这一类。若是男儿家,应当更爱表达志向,聊聊史书之类的。就比如三国时的人物,少说也有几百号英雄,关于他们的故事,这天下的男子没有不爱聊的。这出身好一些的,就爱自比魏国三曹;出身差点儿的,就爱自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