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也不敢招惹他,他已备足了子弹向诸葛亮发难。
他们两个唇枪舌剑了一千多个字,引经据典,还有很多生僻字,别问我,我是个大老粗,字都不识几个,听不懂,只是大概知道张昭喷诸葛亮辅佐刘备以后,刘备一直败,而诸葛亮反讽张昭只会空谈,没有本事,把张昭气得无言可对。
其他人看张昭败下阵来,纷纷出言群喷诸葛亮,但诸葛亮的铁齿铜牙真不是盖的,一一回怼,连个哏儿都不打,说出的话别人都反驳不了。
有时候我就想,诸葛亮提前做过功课没有?因为他们说得话太文绉绉了,出口成章,直接能作为科考的范文了,平常人写文章也需要斟酌半天啊,那些话脱口而出,很难不让人怀疑是背熟的。
但是若说他是背熟的,他怎样能预料到别人会提出什么问题?若他把别人想什么全都猜得到,全都做了预案,那这个人的智商真是深不可测。
总之一群人被诸葛亮说得怒火如韭菜一样蹭蹭得往上涨,因为东吴是他们的地盘啊,怎么被一个外人夺了风头?
孙权躲在后面实在看不下去了,让黄盖出去解围,要诸葛亮单独说给孙权听,因为万一群臣说不过诸葛亮,按捺不住动手揍诸葛亮了怎么办?
别以为文人就不会动手,想想后世某岛的议会是怎么动拳头的。
诸葛亮是会看相的,初次见孙权,只见他身高七尺六寸,约178米,但是上身长,腿短,方面大口,胡须是紫色的非常亮眼,应该算不上帅哥,给人的感觉是威武大气、面相奇特的贵人之相!
因为他哥孙策是长得非常帅气的,从来没有任何一本史书提过孙权比孙策长得好,只是说他相貌奇特。
但是诸葛亮已经从他的相貌上看出,孙权这个人志向高远,并且很精明,最重要的是,他还是长寿之相。
孙权的长寿极大地影响了诸葛亮的决策,曹操已经五十多岁了,长不长寿无所谓了,反正能活得年头有限,但是孙权才二十六岁,他要是能再活半个世纪,那将来的天下,谁是弄潮儿?
所以诸葛亮瞬间坚定了与东吴联合的决心,宁欺白头翁,莫欺少年穷,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下棋也要布局到几十年以后。
可是孙权这个人年轻气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