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氏、蒯氏、黄氏,专挑没有势力的小门小户,柿子也先挑软得捏嘛!
照着名单,我先找到一家米粮店,进门一看,里面空荡荡的,张口就喊:“掌柜的在吗?我要买粮。”
出来一个小老头:“这位客官,小老儿因为借了高利贷,还不上了,所以把米粮店抵出去了,所有的大米都被运走了,请客官去别家看看吧。”
我心里大喜,看来找对地方了:“放你高利贷的人,是不是姓糜?”
那老头一脸迷惑:“不是姓糜,是姓刘啊!我这里有店铺转让的文书。”
拿到文书一看,虽然我不识几个字,但是“刘备”那两个字我是认识的,刘备居然买下了一家米粮店,这事我怎么不知道?
我又问那老头:“那你们的大米都运到哪里去了?”
老头回答:“放贷的人要求都运到新野,还下了定钱,要求明年本店收的大米全部运到新野。”
这是刘备无疑了,我一脸懵地走了。
第二家店是一家卖牲口的,我换了个思路,装成讨债的上门,反正我长得凶神恶煞的,由不得人家不信。
卖牲口的老板也不是善茬,操起一把耙子就打:“我就借了一家高利贷,哪里来的第二家?你们是想讹我不成?反正我的店铺已经抵给高利贷的了,我一无所有了,我跟你拼了!”
我听出音了:“你借了谁的高利贷?你告诉我,我就不向你要钱了。”
老板一屁股坐在地上痛哭流涕,说前些日子,一位穿得挺贵气的公子,上门来收债,还不上就拿店铺来抵。
而且收了店铺以后,那位公子还要求,以后牲口铺只收战马,收了以后都送到新野。
老板吓坏了,普通百姓要收战马,可是会杀头的,可是那位贵公子说以后他是老板,就照他说的话做。
我问那位贵公子的名字,老板拿出店铺转让文书,我一看——又是刘备。
现在情况是明白了,糜竺是打着刘备的旗号放高利贷,还收人家的店铺。
我回去跟刘备一说,刘备顿足捶胸呼天抢地:“天地良心啊,我是真的一无所知啊!一文钱都没落到我口袋里啊!这糜竺放高利贷居然用我的名字,其心可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