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千辛万苦求来的,才懂得珍惜——《千重紫》中王映雪原话。
这话在人才身上也适用,毕竟招揽人才也像娶媳妇一样,讲究一个沉没成本。
所有人都厌恶沉没成本,但是极少人能当机立断,看着已经付出的沉没成本越来越心疼,就越不舍得放弃。
聪明的人,非常善于利用沉没成本为自己争取利益。
第一,沉没成本能让付出方心甘情愿的坚持下来。
第二,沉没成本能让人失去理性判断。
第三,适当的画大饼,能让人更持久地付出沉没成本,而不选择中途放弃。
是不是很像渣男和海王的手段?但若放在找工作或招揽人才方面,就变成了善于博弈的典范。
诸葛亮是个中高手,我怀疑他要是谈恋爱,能轻轻松松成为海王。
幸亏他的兴趣是在天下争霸,而不是追求美色上,所以他只想吊到刘备一个人。
三顾茅庐让刘备成为招贤纳储的千古佳话,既全了刘备的脸面,也让诸葛亮奇货可居。
自水镜先生拜访过,并统一了我和关羽的思想以后,第二天刘备就急吼吼地去请诸葛亮。
但是诸葛亮不在家。这很正常,我们又没提前打招呼,人家有事出门在情理之中。
亮点在于后面,怎么就那么巧,我们碰上了博陵崔州平,诸葛亮的铁杆兄弟。
这兄弟真够高明的,先跟刘备畅谈天下大势,把刘备唬得一愣一愣的,然后说他跟诸葛亮关系好。
这就给了刘备第一印象,诸葛亮的朋友都这么了得,诸葛亮一定非同凡响,毕竟物以类聚嘛!
第二次刘备长心眼儿了,打听到诸葛亮在家,才去拜访。
结果那天大雪纷飞,把我们三人冻得够呛,路上实在挺不住了,听到路旁的酒馆中有人唱歌。
刘备是歌曲重度爱好者,徐庶就是用唱歌勾引到他的,一听见那歌词颇为不凡,马上就走不动了,以为诸葛亮就在酒馆里喝酒。
结果那两人还不是诸葛亮,是诸葛亮的好友颍川石广元和汝南孟公威。
这两人一看就是大才,刘备就邀请他们一同去找诸葛亮,以为一次能赚三位人才,结果人家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