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只有他一个军师,自然心里眼里全是他,要是来两个,他还值钱吗?
第三,徐庶若在,诸葛亮没办法矜持摆架子。
人才投奔明主,就跟新娘子嫁人一样,上花轿之前都要扭三扭,说明我是看你有诚意,才下嫁你的,你以后要对我客客气气视若至宝。
但是徐庶在,他是知道诸葛亮底细的,诸葛亮还怎么能摆pose?那不是逼刘备二选一吗?
所以徐庶若在,诸葛亮绝不会来,徐庶知道这一点,因此要走了,才推荐诸葛亮。
但徐庶老实过头了,临走时怕诸葛亮看不上刘备,还专门去找诸葛亮一趟,劝诸葛亮去辅佐刘备。
没想到诸葛亮生气了,说你把我当你的替身了吗?还是你的备胎?
这确实是徐庶失算了,连水镜先生都不去劝诸葛亮,他瞎起什么劲儿呢?
因为但凡是人才,都是有脾气的,而且自视甚高,就像关羽,能看得起的人没几个。
同样,实际上诸葛亮也是看不起徐庶的,让一个他看不起的人来推荐工作,还是接替徐庶,相当于续弦夫人一样,做诸葛亮那么骄傲,能咽得下这口气吗?
所以徐庶是好心办了坏事,给刘备招揽诸葛亮增加了难度。
徐庶走了,新野土着的兄弟们高兴得跟过节一样。
徐庶在刘备这里混成这样,也真是不走不行啊。
我以前说过拉帮结派搞小团体的坏处,就是排斥异己,说到底都是利益决定的。
徐庶虽然一来就打了胜仗,维护了刘备的利益,却没有顾忌到其他人的利益,所以被其他人集体抵制。
谁也不是圣人,辛苦了这么多年,不想为自己捞一点儿吗?除此以外,还有位份儿、脸面、权力,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这个连刘备都处理不好。
最高兴的是糜竺,当众宣布说明天是他过生日,他要大摆宴席,请兄弟们过去吃席,不准大家拿贺礼,空手去吃,谁拿他跟谁急。
我悄悄去问糜芳:“糜竺过生日不是三个月后吗?我记得清清楚楚啊。”
糜芳也跟我咬耳朵:“就是找个由头,跟大家联络一下感情,希望大家继续支持他当大总管。明天你一定要来啊!我哥可是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