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味,草草应对完就回去了。一路上从朝臣到太监都恭恭敬敬地称他为“刘皇叔”,招呼打得异常亲热。
刘备心里苦笑,这一声“刘皇叔”,到底有多少实际的好处?曹操开空头支票,小皇帝仅凭个虚名就想让他卖命,跟曹操作对,这是都把他当傻子了吗?
在官场中混,身居高位的领导驭下,要做到两点:第一利益给够了,第二提供情绪价值。
名利二字,不同的人侧重点不同,有的人是名大于利,就像卢植、孔融之流,有的人是不要名声也要闷着头捞好处,比方说董卓、吕布,名利都要的不是没有,但是太少,人不能太贪了,什么都要。
但是刘备别看是卢植的徒弟,被孔融夸仁义,说实话,他是个名和利都想要的人,就算他明白不能太贪,他还是想名利双收。
曹操和汉献帝都不给实际利益,都想用虚名诓住刘备,这是很多领导的一贯做法,只是对刘备不起作用,换成孔融说不定就入局了。
至于情绪价值,曹操和汉献帝都给了,但是曹操刻意拆了汉献帝的台,高下立分,刘备再傻也不会站错队了。
糜竺来找我,盯着我的眼睛问:“你到底知不知道糜芳调戏的是夏侯家的姑娘?”
我赌咒发誓,我是真不知道,谁能想到一个采桑女竟然是夏侯家的?
谎话我说得耳不红心不跳,看来我跟刘备是学出师了。
糜竺没那么好骗:“不管怎么样,是你拉着糜芳调戏人家的,这事你脱不了干系,你要跟我一起去把糜芳救出来。”
我也不想推辞,我是真想看看糜家跟夏侯家是什么关系,看看糜家到底是不是曹操的眼线,当下拍胸脯保证,为糜芳兄弟我愿意两肋插刀。
到了夏侯家,我终于知道了那采桑的小丫头为什么没把被调戏的事上报了,要是让人知道,理亏的真不一定是糜家,他夏侯家恐怕更要被追责。
只见糜芳被吊在马厩里,浑身上下被打得没一块好肉,脸肿的跟猪头一样,眼圈乌紫都睁不开了,看见他哥来了,哇得一声大哭起来。
糜竺心疼得赶紧过去把他弟弟放下来,指着夏侯家的小丫头:“你敢这样滥用私刑,我决饶不了你!”
我也觉得那小丫头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