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合适,她都要亲自过问,严格把关。有一次,施工方为了节省成本,想用质量稍差的钢材,觉得这样不会有太大影响。张晓红知道后,坚决不同意,严肃地说:“这是孩子们吃饭的地方,安全是重中之重,绝对不能有半点马虎。今天你为了省钱用了差的材料,明天可能就会出大问题,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可不能拿来开玩笑!”在她的坚持下,施工方重新采购了合格达标的钢材。
食堂建成那天,阳光格外灿烂,照在崭新的食堂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孩子们第一次吃上了热气腾腾、香喷喷的饭菜,他们大口大口地吃着,脸上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张晓红看着孩子们的模样,心里满是幸福与欣慰。可她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这份喜悦,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由于学校位置太偏远,交通不便,信息也相对闭塞,一些老师的家属不理解他们在这里支教,觉得既辛苦又没有前途,施加了很大的压力,有几位老师开始动摇了,产生了离开的想法。
张晓红得知情况后,分别找这些老师谈心。她耐心地听老师们倾诉自己的烦恼和难处,然后真诚地说:“我理解你们,家里人的担心和不理解我都懂。但咱们想想那些孩子,他们好不容易才有了上学的机会,刚刚适应了学校的生活,如果你们走了,他们得多失望啊。我向你们保证,一定会尽最大努力改善大家的生活条件。”为了让老师们安心教学,张晓红四处联系,在村里找了几间闲置的房屋,自己掏钱简单装修了一下,给老师们当作宿舍;她还组织老师们成立了兴趣小组,像读书分享会、绘画小组、音乐社团等,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让老师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能放松身心。在她的不懈努力下,老师们的心渐渐安定了下来,重新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的教学逐渐走上正轨。张晓红凭借着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日常教学中格外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在一次数学测验后,她发现一向成绩不太起眼的陈宇,在解答最后几道难度颇高的附加题时,展现出了独特的思维方式。那些复杂的数学问题,在陈宇的笔下被巧妙地拆解、解答,其思路之清晰、方法之新颖,让张晓红大为震惊。
课后,张晓红单独把陈宇叫到了办公室。她温和地询问陈宇解题的思路,陈宇一开始还有些紧张,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