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对抗测试成功的余温还未散去,科研团队成员们脸上的笑容尚未完全消退,便一头扎进了更为紧张的工作之中。他们深知,一场更为关键的挑战正横亘在眼前——筹备在国际军事技术交流会上展示超远程多管火箭炮系统。这不仅是对他们无数个日夜辛勤付出所取得科研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国家在国际军事技术领域发声、提升影响力的绝佳契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科研基地那略显陈旧却充满着智慧气息的会议室里,灯光将每一个角落都照得亮堂堂的。王教授身姿挺拔地站在投影仪前,他的身影被灯光拉得长长的,投映在背后的幕布上。此刻,他的神情既严肃又难掩期待,那深邃的目光扫过会议室里的每一个人,缓缓开口:“同志们,这次国际军事技术交流会,是我们迈向世界舞台的关键一步。这不仅关乎我们团队的荣誉,更关乎国家的形象和国防事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大家务必全力以赴,容不得半点马虎。”
团队成员们纷纷坐直了身子,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心,他们微微点头,那整齐划一的动作仿佛在向世界宣告他们的信念。陈阳微微皱起眉头,陷入了短暂的沉思,片刻后,他沉稳地发言:“王教授,我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对武器的实际应用有着最直接的感受。我觉得我们在展示时,一定要突出这款火箭炮系统的实战优势。毕竟,实战才是检验武器性能的试金石,国际上的同行们最关注的,想必也是这一点。”
李工推了推鼻梁上那副略显陈旧的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补充道:“没错,技术参数固然重要,那是我们科研实力的直观体现。但展示它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和适应性,同样不可或缺,甚至更能吸引国际关注。毕竟,未来的战争环境复杂多变,武器的可靠性和适应性往往能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负。”
一时间,会议室里讨论声此起彼伏,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思维的火花在空气中激烈碰撞。有人提出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参观者能身临其境地感受火箭炮系统的强大威力;有人建议制作精美的宣传手册,详细介绍系统的各项技术特点和优势。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展示方案初步拟定,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仿佛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然而,筹备工作才刚刚拉开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