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气风、暑、湿、燥、寒对应五行的木、火、土、金、水;
也对应五脏的肝、心、脾、肺、肾;
也对应五味的酸、苦、甘、辛、咸;
同样对应五体的筋、脉、肌肉、皮毛、骨等等。
五行中具有的相互资生、相互助长的关系,称为‘相生’;
具有的相互制约、相互克制的关系,称为‘相克’。
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就是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
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具有克我、我克两个方面的关系,也就是‘所胜’、‘所不胜’,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在正常情况下,五行所代表的五类事物都以相等多力量存在,活动于相生、相克的整体之中,如果平衡遭到破坏,就会表现刃‘相乘’、‘反侮’’。
乘,即乘虚侵袭的意思;
侮,是期侮的意思。
相乘,即相克太过,反侮,又称相侮,即变相克为反克。
接下来,介绍一下脏腑,它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五脏指心、肺、脾、肝、肾;
六腑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其中六腑的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总称。
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脏器,从部位来看,胃脘部相当于中焦,中焦以上为上焦,脐以下为下焦。
从脏腑来说,
上焦包括心、肺;
中焦包括脾、胃;
下焦包括肝、肾、膀胱等脏器。
三焦的功能实际上是体内脏腑气化功能的综合。
再就是经络,它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有‘路径’的意思,这对古武非常重要,是以后劲气、劲力、真气等运行的通路。
并且联络周身表里,通上下内外,其遍布全身,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组织器官连结成为一个整体。
经络其中经脉分为十二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