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几根黄瓜,几颗浆果(西红柿),还扯了些大蒜和葱,舒星还刨了两棵嫩姜。
回到家后,孔宁萱洗菜,舒星在一旁割野鸡肉。
先是小炒野鸡肉,皮子炒成金黄色时再焖,就叫小炒黄焖。
焖时加上葱、姜、蒜等,还有在天坪边上的花椒树上摘的青花椒和嫩花椒叶,当然焖的水是用的已稀释的灵泉水,这是最好的调味料。
小炒的野鸡肉出锅后,用另一大碗盖着,免得香味挥发。
正准备炖那只野鸡时,孔父和孔母搬、背柴回家了。
等放下柴后,孔父来到厨房,说:“小舒,你把这只野鸡烩下油盐,稍微炒一下。等晚饭时再加工,晚上请寨子上几个孔家的长辈吃饭,让你们认识一下。”
“好的,嗯,叔叔,那一只野鸡也不够啊?”舒星回答道。
孔父:“到时再多炒点腊肉,有野鸡算他们有口福。”
舒星把这只野鸡肉烩了油盐炒几下就装了,这样处理后不会坏,主要是家里没冰箱。
接下来就是炒浆果和茄子,那边的饭早已被孔宁萱打到饭提篮里,锅巴稀饭都已煮好。
煮锅巴稀饭前,舒星还掰了一小块锅巴直接吃起来,很香,香香脆脆有嚼头。
黄瓜则被腌成了酸黄瓜,生津解渴,吃起来脆脆的。
最后鸡杂也炒好了,闻着就很香,没有任何异味,舒星可是悄悄地用稀释了的灵泉水浸泡后洗了一下。
菜饭都弄好了,孔父、孔母也早已洗漱完毕,准备开饭。
首先是每人一碗锅巴稀饭,这碗锅巴稀饭吃完后,再装饭吃。
米汤煮的锅巴稀饭是一种特别的香,里面还有一些没完全煮软的锅巴,吃起又有一种特别的味道。
大家吃了舒星炒的野鸡肉和鸡杂,还有蔬菜后,对舒星又是一阵夸赞。
都没想到舒星炒菜这么好吃,就是孔宁萱也不知道。
舒星和她交往时,都是在小饭馆里吃的饭。
说起来,孔宁萱又有点传统,说是没定亲前不到舒星家里去,哪怕是单位的家。
而孔宁萱在学校又是吃的食堂,这样,舒星就没机会在她面前展示厨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