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几天,工地上时不时就有蒋梦言的小同学,在蒋梦言的授意下,以各种名义送来数量不等蔬菜、红薯、土豆、小鱼小虾之类。蒋家工地上材料充足,加上在蒋梦言的助力下油米不缺,所以伙食开的比较好。师傅们在吃饱吃好的情况下,施工进度就很快。不到十天,两面山墙已经砌上了顶,屋顶人字形的木构架也立上了间壁墙头。接下来就应该是架梁、上檩子了。
按照老规矩,新房上主梁必须要举办一个仪式,叫做“上梁礼”。此值“”,提倡“移风易俗”,所以,蒋家听从泥工大匠余东风的建议,将这个原本程序复杂的仪式大大简化,只在鞭炮响过之后,由爬上“人字构架”的木工大匠胡大盛和泥工大工匠余东风共同喊了一声“起、哎”!众人附和着一起喊“起、哎”!然后,两位大匠将系着红绸的中梁拉上八架,摆正固定。随后,鞭炮声再起,蒋林丰代表家主向大匠及前来帮忙的四邻乡亲倒茶、敬烟,给围观的众人分发花生糖果。在表达完对工匠、对四邻谢意后,这“上梁”仪式就结束了。
上梁之后,就是安放檩子,钉椽子和瓦条,这都是木工的活,泥工师傅们要休息一天后,再来上瓦、补洞、搭建简易厨房里的灶台。再往后,余下来的活路就不多了。
二哥蒋林丰爬上屋顶,与正在指挥木匠们安放檩子的木工大匠胡大盛商量,探讨余下的工期和所需的材料。
“才听了天气预报,今明两天都是晴天,后天就有雨水了。”木工大匠胡大盛擦了把脸上的汗水,对蒋林丰说:“所以,这两天要加紧点,我们一定要在下雨之前把瓦盖上。”
“因此,你们今天就一定得把机瓦给买回来。”胡大盛给了机瓦到场的最后的期限。
什么是机瓦呢?是江汉平原上对陶土烧结的新式瓦片的一个通称。这种瓦片规格为415x315毫米,纵向有两条波楞,瓦厚15毫米。在铺叠咬合后,每95片瓦可覆盖一平方米。因为是机械挤压制丕,所以就被普遍称之为“机瓦”。
对于怎么弄来机瓦,蒋梦言哥俩早有一番谋划:如果简单效仿上次弄砖,就怕被拖拉机师傅看出破绽。或者,把蒋家儿子能赊欠砖瓦的事情宣扬出去,砖瓦厂找马正茂一调查,就坏菜了。所以,一计不可两用。这次,蒋林丰是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