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布真的好混乱啊,她一脸痛苦。
看她这样子,季桂花反而脸色和缓的安慰起来,搂着女儿的肩膀:“娘见村里娘子弄过,做起来确实不容易。”
话虽如此,但她还是如每一位家长一样,恨不得一节课,女儿就变成一个织布大师。内心隐隐失望云芷的聪明才智没发挥出来。
后头几个姑娘见了,纷纷张大嘴惊呼:“云芷的娘还来接她,不都在一个村子吗?这可真当宝贝宠着啊。”
撇着嘴抱怨:“我娘还叫我早点回去做事。”
好几个姑娘皆羡慕不已,明明走在最前面,却总会装作不经意的回头,目的就是为了看看云芷和季桂花。
尽管全家人对云芷的织布学习进度都十分关心,可去了一次之后,她再也没去了。
原因很简单,她真不是一个特别有耐心的人。那些理线拐线浆线真是太麻烦了,脑子是看明白了,但手是学不会的。
过了初七初八,这个年算是彻底过完了,等十五便到云芷和哥哥们上学的日子了。春耕往往会在二月下旬开始,到那时才会种植小麦和粟米,这个时间家里人肯定要回来。
于是这段时间季家村的人就闲下来了,但好些坐不住的壮劳力,不需要父母媳妇的催促,背着干粮就去周围镇子和城里找活了。如他们的话一般,村里人生下来是受苦的,过年歇了十多天已经很享福了。
若是真要等到二月在劳作,骨头都懒的不能动了。
至于季桂花一家则是早早安排好了,十三就上城里。这些天季成文和季桂花每日辛勤的奔波,铺子里的大小事宜也准备的差不多了。各种给添置的桌椅板凳,锅灶餐碗都弄好了,甚至连多少钱一担水都打听好了。
季成文更是早早就将磨子拉到铺子里去,像以往那样,挑着扁担大街小巷的叫卖。卖的同时,给这些新老顾客传递自己家开的新铺子。几日宣传下来,季成文彻底不用当货郎了,也不隔日卖了。
这几日生意虽不说红红火火,但也算得上稳固。至少每日的房钱回来了,这给季家人狠狠打了一剂强心针。许氏也不忧愁担心了,面上的笑都多了。
要搬到城里的前一天,季桂花就大包小包的将东西收拾好,季成文则是给骡子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