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暗器……”
灵帝翻了一个微不可见的白眼,说:“猿国果然富裕。”
轩对灵帝作揖,说:“小辈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请陛下应允。”
灵帝一怔,有些意外,说:“何事?”
“灵国与猿国的交界处,有一处河道,原本是由灵国流往猿国,可是这些年灵国与猿国不睦,灵国便将河水改道,使得猿国常年水源不足,如果能将河道重新改回原来的位置,猿国愿出所有的改道之资,还望陛下应允。”
灵帝眼睛一亮,那河道明明是灵国多年水患的罪魁祸首,正因为无法流经猿国,才导致灵国水位上涨,周边受灾不断。
如果将河道引到猿国,猿国势必会损失掉一大部分良田,此事明明是猿国吃亏,却被这个轩说成“不情之请”。
灵帝盯着轩看,觉得这小子精明得很,怎么会不知道这个事到底是谁在帮谁的忙?
灵后皱着眉头,说:“轩,你知道这事对猿国……利弊各半吧。”
“云姨,您是指河水侵占良田的事吗?”
灵帝暗想,果然早有预料。
轩说:“陛下,云姨,请随我来。”
说着,轩来到旁边的书桌前,拿起笔,在纸上快速地勾了几笔,竟然将猿国和灵国的大体地域都画了出来,可见两国早已在他胸中。
他指着灵国的永乐河说:“这便是河道的源头。如果……水道改为西行……”
轩的笔在纸上行云流水地画着,终于,他停笔,说:“这样一来,灵国猿国从此都没有隐患了,水路畅通,天下一家。”
灵帝忍不住在内心给轩鼓掌,这般将天下都了然于胸,确实是天生的王。
灵帝说:“你应该知道这样的计划,相当于一次权力与利益的重新整合,面临的阻力会有多大。你就不怕那些面临失去土地的老氏族们会群起反之?”
“损了良田,添了商道,是赚是亏,这笔账那群老狐狸应该算得明白。”
正在这时,来人禀报,丞相求见。
灵帝让侍从将阿问领进来,说:“阿问,你快来,我正要派人去叫你。”
阿问从袖子里取出一个厚厚的本子,本子的边缘有些磨损,应当是长期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