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默不作声,觉得有几分道理,但心里却有些不服气。
那些文吏读过更多的书,在朝廷里也应该有能力应付繁重任务,怎可能不行?
“殿下,日后果自见分晓。”
未作更多解释。
此时此地,既没有林东党也没有民国时代的所谓‘大师’。
满口仁义道德的儒生比比皆是,但真正为国家兴盛贡献最多的,却是默默耕耘的普通工匠与农夫。
想要的是技艺精湛、勤恳踏实的工匠,并且数量越多越好。
那些自负清高、恃才傲物的知识分子还是让他们早早滚蛋吧。
“相里先生来了,我们去看看吧。”
两人才说到一半,相里公已经带着十余人拿着各种测量工具走了过来。
和扶苏立刻迎上前。
经过一番寒暄后,又开始讨 务。
“殿下,陈少府所需的粉碎机制造难度颇高,”相里公说道,“两个滚轮加起来五千余斤重,日夜不停地工作。按照吩咐,滚轮中间的缝隙要能把大如头颅的矿石碾碎成拳头大小。”
“微臣重新设计了水车结构,特来实地测算。”
“相里先生辛苦了,有你如此能人辅佐,实乃朝中之幸。”
扶苏慷慨赞扬。
“还有一件大事需要相里先生做准备,” 说道,“除了铁路外——”
“什么?铁路?”扶苏惊诧不已,“铁轨?”
“正是,修建几条新道路,先用砂石铺基,再铺设规整的横木,并铺设两条铁轨供矿车运行,哪怕载重万斤也有保障,此乃长久之道。”
扶苏惊讶地点点头,觉得确实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接着说:“对了,还有二十万刑徒不日将抵达咸阳,朝堂忧患再叛,不如教他们学技立业……”
九十三
二十万人!
归入 门下!
即使在巅峰时刻,墨家也未曾见过这般盛况!
而相柳一族尽管持有矩子令牌,世代尊崇,但也仅仅是将其置于供奉。
理由很简单,如今名不符实。
自从墨家三分天下后, 力量渐微,相柳家又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