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们角度看,若是要对这些人动手简直如同碾死蚂蚁一般轻松,他们根本不需要费什么力气便能够掌控一切。
况且他们人数众多,加起来足足一百万大军。
百万军队重压在大秦边境,怎能不让人生畏?普通的人肯定已经乱了阵脚。
然而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
这次领军的是那位曾 地泽二十阵、令王族灭门且令人心惊胆战的夷陵老祖——嬴长夜。
首先,大秦帝国先后征服了匈奴和狼族,随后百越也走向了灭绝。诸子百家内部那些长期以来反对秦国的人最终也不复存在。最引人注目的事件莫过于儒家圣地桑海之城小贤圣庄经历了一场为期三天三夜的焚书 ,书籍与文化在火焰中化为灰烬,照亮了整个桑海之城。
这位 做了前任未竟之事,在心里难免感到某种复杂的情绪。从历史角度来看,这位始皇帝的形象或许不仅仅停留在焚烧书籍、坑害儒生的传统说法上,可能背后有着更深层的缘由,值得进一步探索。
就像现在的情况一样,有些人确实罪大恶极,即便粉身碎骨也难消皇帝心中的愤怒,然而这并不能使牺牲掉的士兵们死而复生。他们又都是谁的父亲、丈夫、孩子呢?刚刚统一六国结束了战火的百姓本应开始平静的生活,车同轨、书同文让彼此间的交流变得简单直接,然而由于某人的私心作祟,导致和平再次被扰乱,仿佛又要面临一场巨大的劫难。
嬴长夜一直坚守着非必要不发兵的原则,但如今好不容易稳定的局势再度陷入混乱,烽烟四起,他自然不会坐视不理,所有这些都是因为孔子引发的问题。“你说笑吧?”孔子轻笑着说道,目光如冷冽的流水般扫过白羽国国师的面容:“若我不 ,怎会将你们全都召至此地?我的行动一向周全,岂会有荒唐之举。”
他耗费这么大心思召集所有人在此聚会,究竟出于何意图呢?
如果不是因为贪求长生不死之法,渴望建立永恒霸业,孔子何必费如此巨大心力去布置这一切。先是秘密知会荀子,再让他广搜反秦势力并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国,这是他的其中一个布局计划而已。得知了月神传来的信息后,自那时起,他便已经开始逐步布下此局,时机成熟正好派上了用场。假设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