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些商人仅占支持叛军势力的一小部分,但已经足以对其余势力产生巨大影响,犹如对那些顽固不化的势力发出警告。
第二天,三大族长在叛军营地内丧命,且是在楚王眼皮底下。
这一下,更多势力感到恐慌,纷纷断绝了与叛军的联系。
至此,依附农家叛军的势力较之前减少了一半。
然而,神秘势力的斩首行动并未结束。
近日来,凡是仍然与叛军有往来的势力成员不时被处决,名单上记录了他们的名字,原因依旧是因叛国罪而被处决。
情报末尾,内应提出了自己的猜测:估计不用多久,楚地将不会有任何势力敢与叛军勾结,建议王翦将军按兵不动,再等等看。
营帐中。
王离情不自禁地将这份情报与赢长夜的命令联系在一起,目光投向王翦,有些不确定地开口:“父亲,您觉得”
“长公子殿下,是有预见吗?”“还是偶然碰巧”
然而,未等他把话说完,王翦就瞪了他一眼,打断了他剩下的话,语气不满道:“你怎么说话的?什么猫和耗子的?” 说着,王翦双手虚拱,态度恭敬:“长公子殿下必然有周密计划,才对我们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难道你真认为长公子毫无准备就敢来讨伐农家?”
王翦反问的同时,对自己的判断充满了信心。
长公子深思熟虑,绝非偶然。
毕竟,城内那个神秘组织,极有可能来自夷陵,而长公子早已预见到夷陵会对楚地势力展开斩首行动,从而下令严守营地,静待时机。
这种情况不仅出现过一次!
想到这里,王翦回忆起上一次陪同长公子征讨狼谷、百越的情形。
当时,长公子也早已料定夷陵会出手,知道快速行军也不起作用,并且在情报未传回前,便预测到敌军已被夷陵剿灭,随即命令大军撤回。
当时,他还困惑了很久。
此时回想起来,王翦的嘴角微微上扬,更加确信自己的想法。
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绝对不是巧合。
外表看似柔弱无力的长公子,实际上是一位深谋远虑、洞察一切的大秦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