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买马,我要去助郭将军一臂之力。”
“哦,如此甚好。快去吧,不要让陛下等久了。”郭若廷没想到顾白要去池口。
御书房内。
郭若南见到了顾白。对于顾白,郭若南还是很满意的,现在他成了云州百姓心中的英雄。
“顾白,你来找朕有什么事?”
“陛下,我听说郭将军在池口征兵,小人想去池口助将军一臂之力。”
“顾白,你认为郭将军能打败源州军,收回襄阳吗?”
“我见过郭将军练兵,有大将风范,只要有足够的兵力是可以收回襄阳的。”
“你是真正和源州军交锋过的,你和我说说真实的源州军是什么样的。”
“源州军很强,强在火器。火器弥补了他们的各种弱势,过于依赖火器,源州军不重视战术的运用。多场胜仗,也让源州士兵过于骄傲。如果我们战术运用得好,是可以击败源州军的。”
郭若南陷入了沉思,火器是很强大,可是就他看到的那火铳也没有传说中的那里厉害,操作很复杂,更换弹药时间过长,按道理,在冲锋战中,应该很容易冲破其阵线。
“依你之见,如何才能打败源州军。”
“源州是小国,兵源有限,兵力不足十万。全赖其有火器之利,想要打败源州军,打消耗战是最为保险的,只要对方没有兵力,火器再多也是没用的。”
虽然郭若南对于顾白的人换人的办法感到不适,但确实也是最为可行的办法。自己的优势,就是人多。用自己的优势去对付敌人的劣势,是取胜之道。
“顾白,那你和朕说下,那襄阳之战的真实情况。”
“这……”
“你只管照你看见的说。”
“当日的襄阳之战,确实是非常的惨烈,十数万军民拼死抵抗,英勇殉国……刘将军带兵出城和敌人正面冲锋,已经冲入敌人阵中,奈何兵力太少,遗憾败退,错失最好的机会。白澄城中,带着百姓在城中和敌人展开激烈的巷战,百姓无兵无甲,不敌敌军,如果当时城中的是精锐士兵,襄阳城或可守住。”
听了顾白这么一说,郭若南也产生了怀疑,难道郭宣真的欺骗了自己,他战报上的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