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怎么是不会动他们的。
“来人,去通知沿路,对于青州难民过境,任何人不得阻挡,叫邑阳城主派人护送他们回青州。”
对于此次源州大胜,也在楚修文的意料之中,像甲竹千这么的人,没有必胜的把握,是不会贸然出征的。只是他没想到源州会胜得那么快。
他反复分析了楚修武传回来的报告,这真的是很冒险的一战,细节把握到了极致,如果换作是他,必不敢如此冒险。同时他也意识到,火器今后将彻底改变战争的模式。今后大规模的鏖战将不会出现了,必须要抓紧时间,大力发展火器了。也要针对火器,制定相应的战术,或许得专门成立一个研究源州的部门了。
现在南云州也有了部分火器,只是火器的弹药还没详细的制作方法,看来还要想想办法。
“窦去疾,去叫工部尚书东郭轶过来我这里。”
窦去疾领命而去。
随即,楚修文转向,对几位大臣问道:
“诸位大人,对于此次源州战事有何想法?”
“此次源州军队展现出来的战力确实让人吃惊,后勤的补给运作,也是精准,像是配合很久才有的默契。”楚烈说道。
“确实,他们的后勤仿佛能随时掌握着战场的一举一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以少胜多的战事不少,但是像如此这般的却是仅有,少量的代价,歼灭如此之巨的敌人,值得和我们的士兵大讲特讲。得立刻详细剖解此次战事,在军中讲授。”幸孝之说道。
“我决定专门成立一个源州的研究部门外务司,针对源州各种军事、民生、文化等等各方面都要仔细研究,源州的发展太快了,让人恐惧。”楚修文说道。
众人点头。
“我会亲自主持外务司的工作,各位有什么这方面的人才都可以推荐过来。另外,我还要在天启城设置一个外交司,负责我们于源州的各项事务对接,以便第一时间反馈源州的各项事宜。外交使臣,大家有好的人选推荐吗?”
“我觉得太常少卿姬钦山可胜任,此人即懂礼仪,也颇懂察言观色。”幸孝之说道。
“那行吧,就这么定下来了,我会尽快整理好奏折,提交陛下审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