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之规划,亦全盘托出。唯独不提军事方面的政策。
刘度一听,沉默。南州新政,确实另辟蹊径,几乎全部都是利国利民的政策,作为前期稳定局势,确实有很大的作用。
“皆是利国利民之政策,吾佩服。女皇陛下真是明君,南州百姓之福。”
“先生谬赞,新政皆是朝堂众多官员商讨而出。先生有何指教?”
“不敢,新政吾闻所未闻,如何指教,吾等想参与一二,不知女皇陛下意下如何?”
“自然是求之不得。”
“不知陛下对我等有何安排?”刘度觉得新政各个方面都很好,很有意思。
“目前南州律法尚未完善,百姓教育也极度缺人,先生可愿意参与一二。”舒柳珍正愁各地学堂没专业人士参与。
“自是愿意,必全力以赴。”
“只是辛苦先生,俸禄可能会不尽人意。”舒柳珍有些不好意思。
“无妨,有口饭吃即可。”
“有劳各位了。朝中官职,先生可任选。”
“国子监祭酒可否?”
“那就任刘度为中书令,兼国子监祭酒,统筹南州律法及教育新政。”就是这么简单,只要你有才华,在南州,你就尽情发挥,反正,最后拍板由大臣们决定。
刘度也是一惊,这么随便的吗?这可是正二品大员。
安排好刘度等人之后,舒柳珍对法正说道:
“先生,我这安排可对?”舒柳珍有些心虚,一个二品朝廷重臣,就随便安排给了一个刚见面的人,虽然这人名声在外,但也是听说。
“陛下,这安排甚好。刘度乃是当代大儒,在云州时,名声极高,从不入仕,但门生无数,皆是大能。这次他能来辅佐陛下,想必是要有所作为的。陛下可令人到云州去宣传刘度入仕南州的消息,这样一来,可让云州那些刘度的门生疑惑,二来,也可让云皇猜忌云州的官员。”
“那要不要派人……”
“不用,疑人不用,要是被发现了,反而适得其反。”
“好的,都依先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