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建设和全国市场的开拓。新书的宣传是个很好契机,可以借此机会,为黄泥塘村打打免费的广告。
白马出版社也积极响应,很快就做好了前期的各方面准备工作,定好周全详细的日程安排,就等着罗天佑本人到场了。
去省城之前,罗天佑要对管委会近期的大小工作做出妥善安排,于是召集所有成员包括新近增补的田力,连续开了两天闭门会议。
就在罗天佑他们开会期间,黄泥塘村来了位小乞丐,还是个道士。
这个小乞丐来自皖省双锁山的白鹤观。要说这双锁山,知道的人还真不多。山高不过百丈,方圆只有十里,虽无常年的云遮雾罩,却也峰奇岭峻,万木苍郁。半山腰的白鹤观,据说曾有真人在此飞升登仙,历史上黄冠云集,鼎盛一时。
当然,道观传到六十八代传人李会明手上时,早已破败了,房子塌了大半,野草生长得比成人的膝盖还高,大部分地方成了兔子和野鸡的乐园。
十年前,李道长不知从哪捡来个小孩,收养在观里,取名为李弘景。
李弘景还记得半年前那天,天刚露白,外面刮着大风,吹得高松树林哗哗作响。师傅将自己叫到跟前,叹着气,说道,“弘景,师傅有要紧的事得出去一趟,这一去恐怕得半年时间。我在观里存了半年的粮食,要是吃完了,还没见我回来,你就下山自谋生路吧。”
半年过去,师傅还没回来,粮食也吃完了,李弘景只好背起个小包袱下山。可他只是个孩子,除了会熟练背诵《南华经》、《冲虚经》、《本经阴符七术》、《清静经》等,哪会什么谋生手段?
可怜的小弘景一路乞讨,从皖省到赣省,然后进入湘省,漫无目的,只为了明天不会被饿死。
到了玉阳时,有好心人跟他说,“现在家家都缺粮食,能有多少余粮接济外人?你这么小,老是流浪也是不是个事儿,不如去醴泉县的黄泥塘村,据说那儿富得流油,人人都有饱饭吃。”
李弘景听进去了,一路问了过来。
到达黄泥塘村时,李弘景已经没了人样,顶着个爆炸头,从上到下,黑不溜秋,像是刚从煤炭堆里爬出来。一身道袍千疮百孔,有的地方是磨破的,有的地方则是被野狗撕咬的。
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