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新史记—中国大航海时代 > 第22章 围困漳州城(3/6)
续围困漳州城,清军势必要派军队前来救援,郑军便可以逸待劳,坐等清军送上门。郑成功这一战略,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面对高大坚固的城墙,郑军几乎无能为力。

    为了防止城内清军的出城反击,一种更为有效的围困手段被郑军北将王有才想出来,在各营地前,挖掘一条宽一丈的河沟,再设置一道防御马匹的障碍,俗称\"鹿角”,再建一道木栅,在木栅内设置一道砂石垒成的防线,每隔一定距离,设一铜百子铳,另外还筑短墙,将一个个营地变成一个个堡垒。

    郑军的这种架式,着实令王邦俊与马逢知感到心惊胆战,饶是马逢知的骁勇,也不敢出城作战,只得坚闭固守,漳州城已成一个孤岛。

    这种围城战术,对城内清军与城外的郑军都是一次意志力的巨大考验,对郑军来说,驻师城外,而且又值多雨季节,处境也相当困难。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来自鲁王阵营的张名振提议,从漳州九龙江拦截江水,引水灌进漳州城内,这确实是一条好计谋,然而引水灌城的工程量极为浩大,而且正是多雨时节,河水上涨,水流湍急,如果不慎,不仅不能水淹漳州城,反倒淹了郑军自己的营地,所以郑成功最后放弃了这个计划。

    郑军围攻漳州城,虽然久困不下,但足令清军胆寒,在这种局势下,漳州西部的漳平守将廉彪前来向郑成功投降,廉彪是个身强力壮的人,膂力过人,箭术高超,能左右开弓,百发百中,郑成功十分高兴,礼待廉彪,并且授他为室宿营的营官,令他招募壮勇,克复九龙江上游地区。

    清军在陆路上的援漳行动屡遭挫折,便想出\"围魏救赵\"的方法,准备从水路直接袭击郑成功的大本营厦门岛,迫使郑成功回防。

    虽然清军在海军的实力上远不及郑军,但在上一年浙江清军水师发动打击鲁监国的舟山战役中,已经可以看出清军在海上的作战能力上,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清军出动水师,实属无奈之举,只抱着侥幸取胜的念头,希望以此来缓解漳州城的困局。

    清军出动了数百艘战船,浩浩荡荡南下。郑成功得知消息后,马上命令留守厦门岛的水师一镇将领陈辉为海军总督。陈辉在郑成功焚衣起兵之时,便追随其左右,深得郑成功的信任,他也是郑芝龙的老部下,有着丰富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