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全村受益的好事,我同意,明天就让秀才和村里孩子们过去,我这就去给族老们知会,他们肯定没意见。”
说着急匆匆就要往外走,楚惜忙叫住他。
“大伯稍等,我话还没说完。”
“哦?还有什么事?”
“还得商量一下束修的问题,毕竟不能让堂伯白白辛苦。”
“哦,对对对,束修得交,但是,村民们哪有银子供孩子们念书啊!”
里正顿时想泄了气的皮球,又愁眉不展的坐在了椅子上。
“大伯,是这,我们的本意是让村里的孩子都能念书,村里适龄的孩子也有十吧。
现在是启蒙阶段,就一人一个月收五十文,也就在镇上两天的工钱,比起外面学堂大几两的,想必大多数人还是愿意让孩子念的。
当然,要是没有银钱交束修,可以等粮食下来,交几斤粮食,不过这样就不划算了。
等启蒙阶段过了,自然能看出哪个孩子是读书的料,到时候再继续培养,其他的孩子就遵循他们的意愿了。
当然,到时候的束修就高了,可能要数百文。”
里正一听,拍手称快。
“这样好,等筛选出好苗子,到时候村里人一起供都行。”
楚惜点点头,她没有说自己后面还有别的打算,还是等到时候再说吧。
这事就等族老那边一个准信,里正匆匆去找各位族老了。
楚惜慢悠悠出了门,刚好碰见自家公公。
“楚氏,我正准备去找你。”
“爹,找我有什么事吗?”
“就是之前晾晒的土坯,我今天过去看了看,干透了,想问你是现在动工还是等农忙之后?”
要不是要晾晒土坯,楚惜早就不想等了。
“爹,您现在去招人,明天早上开始动工,人越多越好,要尽快,最好赶农忙前修好,我这就回去画图纸。”
老爷子愣了一下,稍一思索。
“明日刚好是双日,是个好日子,也不在土旺日,不会犯太岁。”
楚惜一急都忘了“择吉破土”的传统,她考虑到农忙后大概率会下雨,所以才打算明日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