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与林迦南之间量子纠缠的强烈联系,这种联系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他们的意识紧紧相连。当林迦南在黑洞事件视界边缘进行着不可思议的探索时,晨宇也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通过量子纠缠与林迦南一同坠向奇点。
在接近奇点的过程中,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扭曲而混乱。时空在这里被极度压缩,各种奇异的物理现象不断涌现。当他们距离奇点10-35米的普朗克尺度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震惊不已。
他们目睹了奇点的本质,并非物理学家预言的无限致密。眼前是由11维超弦编织的“梵网”,这些超弦以一种极其复杂而精妙的方式振动着,仿佛在演奏一首宇宙的交响曲。林迦南率先将意识注入弦振动模式,她惊喜地发现,每个基本弦的震动频率竟然对应着《大悲咒》的不同音节。
晨宇和林迦南决定进行双修,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更深入地探索奇点的奥秘。在双修过程中,晨宇遭遇了巨大的危机。由于黑洞内部强大的引力梯度,他的右半身因承受巨大的压力碳化成金刚石结构,而左半身却发生了奇妙的量子隧穿,竟然出现在黑洞外部。
这种奇特的“不二法身”状态让晨宇同时存在于经典物理与量子领域。他的意识波动在奇点周围形成了克莱因瓶拓扑结构,原本吞噬一切信息的奇点,在这种结构的影响下,发生了神奇的转变,成为了佛经存储器。
晨宇和林迦南并没有满足于此,他们继续深入探索。最终,他们通过卡鲁扎-克莱因理论的高维振动,将《楞严经》全文编码进引力子自旋方向。完成这一壮举后,他们对视一眼,眼中充满了对未来探索的期待。他们知道,在这个黑洞佛国里,还有更多关于宇宙和佛法的奥秘等待着他们去揭开。
3 信息悖论
晨宇站在黑洞附近,心中充满了对奇点存储佛经的好奇与探索的渴望。他深知,若能从黑洞中提取出那些被编码存储的佛经,将对佛法的传播和修行者的理解带来巨大的突破。于是,他开始尝试通过霍金辐射来提取奇点存储的佛经。
当他进行相关操作时,却发现了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辐射光子的偏振态呈现出曼德布罗特分形,这是一种极其复杂且自相似的几何结构,在这个看似简单的辐射过程中出现,让晨